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朱元璋斩驸马看其肃贪倡廉的治国方略

(2022-05-17 09:33:59)
标签:

历史

文化

时评

健康

美食

分类: 茶道

朱 元 璋 斩 驸 马 看 其 肃 贪 倡 廉 的 治 国 方 略

   

从朱元璋斩驸马看其肃贪倡廉的治国方略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六月,当朝驸马都尉欧阳伦违禁贩卖私茶,被明太祖朱元璋赐死,震惊朝野,这是茶政史上的重大事件。皇帝亲自处死贩卖私茶的驸马爷,真是破天荒的新鲜事。这在中国民间老丈人杀死女婿,让女儿守寡,也是有违天伦,绝无仅有。但是朱元璋这样做了。要想了解此事的原委,还得从茶叶说起,从明朝的茶叶政策说起。

明朝初年,朱元璋已建立较稳固的中央集权统治,但内忧外患的威胁时有发生。外患主要来自退锯漠北草原地区元朝残余势力的骚扰。对明朝政权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元朝的残余势力,明朝对周边的少数民族采取了一系列安抚政策。鉴于当时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终年以牛羊肉为主食,需要以茶解腻去脂;另一方面明朝在对元余部的战争中急需大批战马,针对这种特殊情况,明朝继宋朝之后采取了’’茶马互市‘‘的政策。为了拥有大量茶叶用以茶马贸易,朱元璋对全国的茶叶生产和流通实行统购统销,严禁贩卖私茶。规定凡商人到产茶地买茶,必须经过官府批准,领取’’茶引‘‘,方可出境,每’’引照‘‘茶叶以百斤为限,茶不及’’引‘‘者,谓之畸零,别置由贴付之,并量地远近,定以程限,于经过地方执照。如果没有贩茶手续或数量不符者,任听捕拿是问。茶卖完后,应即向官府缴还原批准证件。如果商人贩茶而没有’’茶引‘‘,或者所贩茶量与批准手续不相符者,即以私茶论处。凡贩卖私茶者,处杖一百,徒三年,没收茶货及车,船,马等运输工具;如果茶户自将茶叶卖给了没有’’茶引‘‘的商人,也要受到处罚,初犯笞三十,并没收所得款项;再犯者加重处罚,笞五十;第三次犯者,除了杖八十外,加倍交纳所得款项。伪造’’茶引‘‘者要处死,并没收其家产。对于贩私茶出境者的处罚更严历,一律处斩。沿边关隘官员玩忽职守的处以极刑。但是,由于当朝实行’’贱其所有贵其所无‘‘的政策,人为地压低马价而抬高茶价,造成马贱茶贵的局面。于是受私利驱使商人,竟敢冒天下之大不违,不惜以身试法,纷纷贩卖私茶。就连一些边镇官吏和军民人等,也贪图私利,私储良茶以作易马之用。

私茶的活动的猖獗,使官营茶马贸易受到很大的冲击,互市的马匹不断减少,马价日贵而茶价日贱。明洪武三十年【1397】,朱元璋下令开展大规模地打击贩卖私茶的活动,规定凡川陕地区的茶园所产茶叶,除自留一年的用量外,必须全部由官府收购。如果卖给私人,就将茶园没收入官。边境地区的茶叶检查站的把守人员,如果放纵私茶出境,将处以极刑,并将其家属流放到外地。凡对把守人员行贿说情者,与之同罪。贩卖私茶出境者处斩,妻小没官为奴。朱元璋还让兵部及户部命令当地驻军及官员加强对边界防守和关隘巡查。川陕各都司卫所,于是在出藏的各关隘要道派驻官军,层层设防,如临天敌,严加把守。户部从三月到九月之间,每月派官员到所属各地视察,检查当地官员查禁私茶的执行情况。同时朱元璋还特意派遣三名御史到四川,陕西一带稽查私茶。由此可见,明朝查禁私茶的声势之大,律刑之严,皆称空前,凡有违者即刻捉拿问罪。

正当朱元璋大张旗鼓地严历打击私茶活动时,他的乘龙快婿----附马都尉欧阳伦却依杖权势,公然违抗朝廷禁令,一再派家奴去陕西地区贩运私茶出境倒卖,从中牟取暴利,这些家奴依杖欧阳伦的权势,为所欲为,尤其欧阳伦手下的那个叫周保的家伙更是骄横霸道,不可一世,所到之处,当地官员都得小心侍奉,听命于他的摆步,为他贩卖私茶的活动提供方便。如若不然,轻则遭到凌辱,重则祸殃其身,即使封疆大吏,也’’皆畏威奉顺‘‘,略不敢违,弄得怨声载道,百姓敢怒不敢言。是年四月,正值农事大忙,欧阳伦却强令陕西布政司行文所属府州县,派遣车辆和民工,为其往河州贩运私茶,沿途先后征调车辆五十多次,到达兰县【今兰州】河桥巡检司时,因巡检的小吏招待不周,他就指使左右不分青红皂白地把这个小吏痛打了一顿。小吏蒙受如此冤屈,怀恨在心,就横下一条心,冒着杀身之祸,向朝廷告发了欧阳伦的不法行为。

这位河桥巡检司小吏的状纸就传递到首都南京朝廷的司法部门。朱元璋见到状纸后,龙颜大怒。明太祖朱元璋大概是帝王中最恨贪官污吏的皇帝,若不是官吏贪污,腐败暢行,朱元璋也不会因为走头无路,家破人亡而走上造反道路。如今皇亲国戚以权乱法而不受严历制裁,势必上行下效,【茶马法】法纪荡然。将严重破坏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天下人心不服。当即敕令将附马欧阳伦及其家奴押回京城。欧阳伦的妻子是安庆公主,她的母亲就是马皇后。马皇后是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一生只生了两个女儿,安庆公主是小女儿。在马皇后病逝的前一年,即洪武十四年【1381年】,安庆公主下嫁给进士出身的欧阳伦。朱元璋宁可让爱女守寡,也要处死驸马。安庆公主带着皇外孙进宫求情,太祖拒不接见。事发两个月后,也就是当年六月,朱元璋毅然下令将欧阳伦赐死;而陕西布政司因对欧阳伦贩卖私茶知情不报也被赐死。那个作恶多端的周保及其同伙皆被处死,所有的茶货统统没收入官。同时,朱元璋又觉得那位河桥小吏虽然位卑职微,却不畏权贵,敢于告发恶人恶事,精神可嘉,特地写了一封敕谕,指派专人送到河桥,对他加以慰藉和嘉奖。这一鲜明的对比,显示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依法办事,赏罚分明,雷厉风行的作风。

朱元璋将女婿赐死,实践了宋代清官包拯的格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北宋仁宗皇帝时代的开封府尹包拯用龙头铡将犯有重婚罪,杀人罪的皇家驸马陈世美处死,可那是在演戏,历史未必有此事。而朱皇帝处死驸马欧阳伦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真实的重大事件。史实证明,朱元璋是一位封建社会后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朱元璋认为,官吏贪污是历代的固疾;为官发财,官吏的信条;官吏苛剥,豪强横暴是造成官逼民反,国家大乱的根源。因此,他从即位开始就制定了  【茶马法】,【大明律】,【大浩】等诸多法律,提出了治乱用重典,惩治贪官污吏的政治主张。朱元璋敬业勤政,非常重视吏治建设,始终把肃贪倡廉当作一项重要的治国略。                                                                                             

朱元璋说;’’吏治之弊,莫过于贪墨,不禁贪墨,则民无以其生。‘‘朱元璋经常告诫百官;’’思昔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间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怒之。故今严定法禁,但遇官吏贪污蠹害吾民者,罪之不恕。‘‘朱元璋经常对那些富豪地主说;’’毋凌弱,毋吞寡,毋欺老,孝敬父母,和睦亲族,周给贫乏,逊减乡里,如此则为良民。若效昔之所为,非良民也‘‘。并多次借’’实京师‘‘之名,将各地许多豪强大户迁到临豪【凤阳府】等地,使他们脱离故乡,无法横行乡里,搜刮民财。为此,朱元璋在1369年制定出了极为严酷的惩治贪官污吏的法令【大明律】。规定,官受贿枉法者赃1贯以下杖刑70,每5贯加一等,至18贯处以绞刑;监守自盗仓库钱粮等物者,1贯以下杖刑80,至40贯者斩首;官吏贪污至60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并处以剥皮之刑。据此,他还把当时的州府县衙左边的土地庙,作为剥人皮的场所,称为’’皮场庙‘‘。在官府公座两旁各悬一个填满草的人皮袋。其刑法有凌迟,夷族,斩首,弃市等,达百余种之多,可谓骇人听闻,触目惊心。以致于生成’’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了一日。‘‘由此可见朱元璋采取的法令和措施是非常严酷的,也确实起到了整肃吏治,杀一儆百的作用。如洪武年间的空印案和郭桓案,洪武九年【1376】,明太祖发现,每年地方衙门派计吏到户部核算钱粮时,都带有盖着官印的空白文册,如户部驳其钱谷数字不清时,便重新填写,朱元璋认为其中有诈,下令将各地方衙门的主印官一律处死。洪武十八年【1385】,户部侍郎郭桓勾结浙西等地方府【州】县官吏,侵吞税粮事发,’’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脏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仅两案连坐被杀者达七,八万人,其中主要是各级贪官污吏。朱元璋重典治吏一定程度上整顿和净化了官僚队伍,对加强中央集权,稳定政治局势发挥了积极作用。 

 发动群众,监督举报,惩治贪官污吏,这是朱元璋反腐倡廉思想的又一重要内容。朱元璋为了鼓励百姓参于反腐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在午门设立’’登闻鼓‘‘,可以方便受冤的百姓击鼓喊冤,再比如朱元璋允许民告官而且还允许越级上告,朱元璋鼓励百姓直接把贪官绑到京城伏法,如果各级官员阻挠,就会有诛灭家族的重罪。【大明律】规定;百姓可以直接向皇帝控告检举,一经核实,贪污者轻者从军流边,赃款满六十两以上者剥皮并枭首示众。同时鼓励臣民进谏,’’有善者则奖而行之,言之非实亦不之罪,惟馋佞而谀者,决不可容也。‘‘另外还对进谏者进行保密。他担心’’微贱之人敢言而不得言,疏远之臣欲言恐不言‘‘的状况,又专门下了一道治令;’’天下臣民,凡言事者,实封直达于朕前‘‘。以保证臣民的上书能够送到自己手里,不致于被泄露秘密,致使上书者遭到打击报复。这一措施切实可行,富有成效。如常熟县陈寿六为县吏所害,帅弟与甥三人擒其吏,执【大浩】赴京面奏。赏银三十锭,三人衣各二件,......敢有罗治生事扰害者族诛,捏词诬陷陈寿六者亦族诛。‘‘解缙对贪赃枉法官吏视之如仇,弹劾督察院副督察使袁泰,草疏【论袁泰奸黠状】,朱元璋经过核实,把袁泰作了调职处理,由此可见,朱元璋不仅用法律来保证揭露和告发贪官的民众不受打击报复,而且还嘉奖他们的行为,作为一个封建帝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对于贪官污吏,不论职位高低,亲疏远近,一经发现,追查到底,严惩不贷。这是朱元璋肃贪倡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处理大案要案中一律平等,一视同仁。对违法官吏追查到底,弄个水落石出,一网打尽。他执法极严,令出必行,连直系亲属也不宽容,确实富有成效。如上所说,朱元璋的驸马都尉欧阳伦是安庆公主的丈夫。洪武末年,欧阳伦数次派遣家人违法倒卖倒买私茶,从中牟取暴利,’’所至驿路,虽大吏不敢问。有家奴周保者尤横,辄呼有司科民车至数十辆。过河桥巡检司,膻捶辱司吏,吏不堪,以闻‘‘。案发后,朱元璋大怒,不以至亲曲宥,也依法处死刑。                                                 

为了使肃贪倡廉落到实处,朱元璋用了两年时间编成【大诰】一书。该书记载了朱元璋亲自审迅和判决的一些贪污案例,并有他对贪官的态度,办案方法,处置手段等方面的阐述。【大诰】一书不仅是惩贪成果的记录,也是朱元璋发布的整肃贪污的纲领。朱元璋还将此书发放到各家各户,并叫人节选炒录,贴于关卡要道处和路旁的凉亭内,供人阅读,让官员看后知道自戒,百姓看后知道如何去对付贪官。此外,朱元璋在朝廷设立督察院,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都察院是最高的监察机构。都察院的官员职责就是負责全国的检查事务。在都察院下设立监察御史,监察御史有弹劾权。如果中央和地方的官员有违法乱纪和贪污腐败行为,随时向朝廷汇报。在地方上朱元璋设置了巡按察使,巡按察使是指派到地方上监察工作的朝中官员。巡按察使被朱元璋赋予了极大的权力,有事可以直陈天子。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多次派御史出巡监察地方事务,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一项制度。                                                                                              

朱元璋制定的【茶马法】,【大明律】,【大诰】,等诸多法律是明王朝肃贪倡廉的治国重器。【茶马法】是茶马互市经济管理的法律,【茶马法】对明王朝大一统的国家政治格局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西藏地区治理,朱元璋抓的是经济杠杆,这个杠杆的支点就是茶叶。拿明朝统治者的话来说’’茶叶虽是草木之叶‘‘,但它’’实贤于数万甲兵‘‘,可以用来’’ 驭番‘‘。正如明人郎瑛所说’’摘山之利而易充厩之良,戎人得茶不能为我之害。中国得马而驾驭西番,不敢扰我边界矣。‘‘朱元璋相信并依靠茶马互市的经济手段,从而达到了’’西陲晏然,终明世无番寇之虑。‘‘的政治目的。这正是朱元璋治理藏区的高超之处。                                                         朱元璋是中国古代历史中颇有作为的政治家,他的’’  洪武之治‘‘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等并称为我国古代的四大盛世。朱元璋肃贪倡廉的治国方略,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客观上,对于澄清吏治,防止官吏腐败,巩固大明政权,加强封建专制统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喝茶的道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