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经与读史
(2022-11-08 10:23:02)这个与那个(1)
鲁迅
(对改革的呼唤,对新人的鼓励,对社会的期盼。)
一
一个阔人说要读经(指章士钊的读经“救国”),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说要读经。岂但“读”而已矣哉,据说还可以“救国”哩。“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也许是确凿的罢,然而甲午战败了,——为什么独独要说“甲午”呢,是因为其时还在开学校,废读经以前。(中日战争中战败后,不久采取了一些改良主义的办法。光绪帝下诏普遍设立中小学,改书院为学堂;在科举考试中废止八股,“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
1、读经不能救国。(第一部分。)
我以为伏案还未功深的朋友,现在正不必埋头来哼线装书。倘其咿唔日久,对于旧书有些上瘾了,那么,倒不如去读史,尤其是宋朝明朝史,而且尤须是野史;或者看杂说。(读野史,是对正史的不信任,更是对统治者的不信任。)
2、提倡读史。
现在中西的学者们,几乎一听到“钦定四库全书”(清代乾隆三十八年设立四库全书馆,把宫中所藏和民间所献书籍,命馆臣分别加以选择、钞录,分经、史、子、集四部,即所谓“钦定四库全书”)这名目就魂不附体,膝弯总要软下来似的。其实呢,书的原式是改变了,错字是加添了,甚至于连文章都删改了,最便当的是《琳琅秘室丛书》(清代胡珽校刊,所收主要是掌故、说部、释道方面的书)中的两种《茅亭客话》(宋代黄休复著,内容是记录从五代到宋代真宗时的蜀中杂事),一是宋本,一是四库本,一比较就知道。“官修”而加以“钦定”的正史也一样,不但本纪咧,列传咧,要摆“史架子”;里面也不敢说什么。据说,字里行间是也含着什么褒贬的,但谁有这么多的心眼儿来猜闷壶卢。至今还道“将平生事迹宣付国史馆立传”,还是算了罢。
3、正史不可靠。
野史和杂说自然也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但看往事却可以较分明,因为它究竟不像正史那样地装腔作势。看宋事,《三朝北盟汇编》(宋代徐梦莘编,书中汇辑从宋徽宗政和七年到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间宋、金和战的史料)已经变成古董,太贵了,新排印的《宋人说部丛书》(指商务印书馆印行的,“宋人说部书”都是笔记小说。)却还便宜。明事呢,《野获编》(即《万历野获编》,明代沈德符著,记载明代开国至神宗万历间的典章制度和街谈巷语。)原也好,但也化为古董了,每部数十元;易于入手的是《明季南北略》(指《明季北略》和《明季南略》。清代计六奇编。《北略》,记载万历至崇祯间事;《南略》,与《北略》相衔接,记至清康熙元年南明永历帝被害止),《明季稗史汇编》(《明季稗史汇编》清代留云居士辑,各书所记都是明末的遗事),以及新近集印的《痛史》(乐天居士编,收明末清初野史二十余种)。
4、提倡读野史。(第二部分。)
史书本来是过去的陈帐簿,和急进的猛士不相干。但先前说过,倘若还不能忘情于咿唔(咿咿呀呀,装腔作势读书,对于治国无意义),倒也可以翻翻,知道我们现在的情形,和那时的何其神似,而现在的昏妄举动,胡涂思想,那时也早已有过,并且都闹糟了。(先生始终指出,现在的末世,和先前的末世都一样,没有进步。)
5、直论读史的意义。
试到中央公园去,大概总可以遇见祖母带着她孙女儿在玩的。这位祖母的模样,就预示着那娃儿的将来。所以倘有谁要预知令夫人后日的丰姿,也只要看丈母。不同是当然要有些不同的,但总归相去不远。我们查帐的用处就在此。(使用类比的方式告诉我们,读史可以鉴古知今,意义很大。)
6、类比读史的意义。
但我并不说古来如此,现在遂无可为,劝人们对于“过去”生敬畏心,以为它已经铸定了我们的运命。LeBon(勒朋(1841—1931),法国社会心理学家。他在《民族进化的心理定律》一书中说:“欲了解种族之真义必将之同时伸长于过去与将来,死者较之生者是无限的更众多,也是较之他们更强有力。”)先生说,死人之力比生人大,诚然也有一理的,然而人类究竟进化着。(将来总会胜过今天,是一种发展的历史观)又据章士钊总长说,则美国的什么地方已在禁讲进化论(章士钊在《甲寅》中说:“田芮西州Ten-nessee。尊崇耶教较笃者也。曾于州宪订明。凡学校教科书。理与圣经相牾。应行禁制。州有市曰堞塘Dayton。其小学校中。有教员曰师科布JohnThomasScopes。以进化论授于徒。州政府大怒。谓其既违教义。复触宪纲。因名捕师氏。下法官按问其罪。”)了,这实在是吓死我也,然而禁只管禁,进却总要进的。(文明是愚昧和暴力禁不住的。)
7、历史一定会进步。
总之:读史,就愈可以觉悟中国改革之不可缓了。(主旨。)虽是国民性,要改革也得改革,否则,杂史杂说上所写的就是前车。(前车之鉴)一改革,就无须怕孙女儿总要像点祖母那些事,譬如祖母的脚是三角形,步履维艰的,小姑娘的却是天足,能飞跑;丈母老太太出过天花,脸上有些缺点的,令夫人却种的是牛痘,所以细皮白肉:这也就大差其远了。(改革,一定会使社会化进步。)
8、提出改革的主旨。(第三部分。)
十二月八日。
(读经,无法救国,社会还是不能进步;而读史则可以鉴古知今,尤其是野史,能让人觉得改革的重要,定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哪怕是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