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自达散文集--印在心里的村庄

(2021-12-09 05:41:44)
标签:

情感

分类: 马自达散文集
马自达散文集--印在心里的村庄

在我的记忆里,故乡小山村的巷子很窄,且错综复杂。童年时代,没有一座瓦房,现在增加了很多瓦房巷子,所以就叫巷增坡。过去在村子里,有不少的闲院里长着树和草棵,草棵最能长的要数菜姜、粘粘枪和薄荷,一片连着一片。院子围墙上爬满瓜芦、扁眉豆、丝瓜、牵牛花、葫芦和黄连的秧藤,有些矮矮的墙头上,还长着一些老爱开花老爱生孩子浑身都是刺的仙人掌。整个村庄掩映在树林里。牛栏、猪圈,被集中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并有高高的石墙隔着,像是在远远逃避着村庄。到处都湿润润的,空气甜丝丝的。有一些树从墙缝里伸出头,有一些草棵还长在乌黑而松软的屋顶上。

村庄的外面,是一棵连着一棵、挨得紧密的果树林,看不见村庄。不远的地方,就有一条溪水,还有一条路把村庄和溪流连起来。路的两旁长着一些大的果树,使村庄和溪流显得更加亲近。溪水夹在果树林中间,果树林像两座大山,流水则是一条窄窄的陡深的峡谷。流水的声音很响,当果树林静下来,像是有节奏的音乐,流进村里那些洒满月光的床前。

连接着果树林子往更深的山里,是一片杂木森林,是这条溪水的源地,甜木棵和芦苇,长在森林的脚下和森林的边缘。密不透风的森林里,生活着狐狸、狼、獾。在我还很小的时候,还有狮子、老虎出没,听说是从西大明山里面出来的。还有一些不愿回家的猫,它们无所事事,只知道调情和打斗,弄出了许多令人毛骨悚然的声响。在森林的上面,又是另一个世界。栖息着几十种鸟,它们站得高,看得远,所以很少发动战争,每天唱唱歌,跳跳舞,生儿育女,过着神仙一般的日子。

溪流和村庄之间,是成片的庄稼田地,种有水稻、甘蔗、木薯、花生、大豆等作物。庄稼的深处,阡陌和沟渠纵横交错,野兔和青蛙和睦相处。

村后,还有一座不太高的山。山上稀疏地长着一些粗皮针叶松,针叶松看上去给人一种随便懒散的感觉,可它还是知趣而听话地站在那些山地的边缘,像大人一样守护着它的弟弟或者它的孩子,那些永远长不大的弱小的庄稼。

不长庄稼的地方,总爱长一些草,不是杆草,就是狗尾巴草,还爬着一种地瓜秧似的绿藤--葛条,这是种生命力很强的草,随便从一条石缝里爬出来,就能爬上几丈远,它的韧性也最好,鲜着或晒干了浸软都能当绳用,也是箍箢箕沿、簸箕沿的好材料。有人常要偷着弄几棵,用不了,就去换钱花。

一下雨,草棵里就钻出一些拴牛,拴牛是荒虫。是的,荒虫在地下吃三年的草根,才能长出翅膀钻出地。拴牛通身乌黑,翅膀坚硬的荒虫则是金黄透明的,一见亮它就飞起来。太阳一出,拴牛就没命了,但往往不等太阳出来,它就被漫山遍野喊着拴拴牛,马来哟--”的人争抢着拾进水桶。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喝鼓肚子的母拴牛的籽,只要用指甲把它金黄的肚皮猛地一划,接着地一声响,一撮黄灿灿的大米粒就被吸进了嘴里。

雨季到来,草丛里还长出一堆堆鲜嫩的松莪,松莪还算是稀罕的,黑黑的地脚皮叫草木耳,卷曲着身子,则能把整片荒坡盖上厚厚的一层,因为太多了,就不土贵,再加上那些草木耳的身上沾满了碎小的草叶,洗起来很费劲,所以吃它的人就少。遇上荒年就不同了,全村的人都出动,找块地方蹲下,一拾就是半天。拾满了筐,就去小溪里淘,那是细活儿,要想吃得干净,就不要怕眼花腰酸脚麻。

小涧从山里流下来,逐渐地流成小溪,然后就流到了大溪里。成群的泥鳅和麦穗鱼,逆水而上,一直上到山顶,路过村庄的时候,一窝孩子跟着追,大都拿把笊篱,看准了一下子捞下去,就有好收获。整个夏天,小溪都不断流,那水清澈见底,水下铺着干净细碎的石子。

记得有一年的夏种一天中午,村庄里的少女和娘们在小溪里洗衣。我和小伙伴们到大溪里去捞鱼。捞着捞着,有一条狗从苇丛里溜出来,和我们这些光屁股的孩子争抢活蹦乱跳的鱼虾。我们争不过,就用小脚去踢它,它张口想咬,我们就用鱼网杆捣它的牙,它立时变得凶神恶煞。我们几乎同时预感到了一种什么。于是,大孩子就挤挤眼,招呼着小孩子往回跑,但那狗却穷追不舍。我们快它就快,我们慢它就慢;我们上岸它下岸,我们下岸它上岸。直到听见石碾的吱喽声或谁家的娘找孩子的喊声,它才停下步子。胆大的孩子回头看到的是一张无奈和贪婪的三角脸。后来,大人说那是一条狼。

村庄后面山坳里有一眼泉水。那时,每到春季,泉水总能溢平台,然后流到溪里,人站在平台上,一弯腰,就能提起水来。但到了冬季,水则一落数丈。这就到了淘土的时候,淘土是全村人的事,插不上手的就帮个人场。以泉眼为中心,黑压压地挤满了人。人群中,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叫,那肯定是谁在刚刚提上来的乌泥里发现了一杆烟袋或者一个小圆镜,也许是一枚硬币。

泉水的东面,有一块长长的地,那是我家的自留地。不知道爷爷当初是怎么想的,偏要了这块不爱长庄稼的薄地。但我又感激那位从没见过面的爷爷。地的这头长着三棵老栗树,另一头靠近祖屋的有一棵荔枝树,南边和北边被一些杂树护围着,树的间隙则挤满了金针丛和野生苦玛菜、野草莓。

在这些杂乱的棵子中间,偶尔还会发现一种叫五茄皮的中药,爷辈喜欢用它们泡酒喝。在那些高高低低的果树里,我最喜欢那棵荔枝树林,每年夏天农历五月,它们都会结出满树的果子,让孩提的日子有了盼头。沿着地边,有一条弯曲的小路通向山岭顶。路边歪斜着七八棵桃树。树上尽管有了许多老枝,但仍能开花结果。春天,我们去山岭顶上护花,秋天,又去看果。但下了桃果,母亲总要挨家挨户地送。我跟在母亲的后边,看着人家接桃果时的笑脸,就感到自己成了一个小功臣。

我还常常想起村里的那些大树。没有人知道这些树是谁栽种的,更没有人知道这些树在这个村庄里已经生活了多少年。村子上的大人们常常要到大树底下去乘凉,去避雨,去开会,去下棋,去听书,去看戏。大橄榄树底,大榕树底,大荔枝树底,大龙眼树底。这些平平常常的树名,是村庄最醒目的部分,也许早在几百年前,它就成为村庄的名胜古迹了,在我的心目中,那是何美丽的村庄!

三十年过去后,又回到故乡。现在的村庄,眼前的村庄,怎能是我日思夜梦的故乡的村庄呢!那些连成片的林子呢?那些呵护着我们的大树呢?那些喜欢歌颂急雨惊雷的拴牛呢?那些清澈的小溪呢?那些鲜嫩的草木耳呢?那些滴翠的苔藓呢?我的村庄,请告诉我!我记忆中的好多好多的美丽都不存在了。

我烦躁地寻找着,大街小巷都是笔直的,甚至连一间老土屋都找不到了,但说不上什么时候就有一头牛或一群猪,和它们零乱的粪便一起,挡住你的去路。松树林子已经远离了村庄,后山坡上也变得光秃秃的,山坳里的那口泉水再也没有人去过问,那条条生活着泥鳅和鱼的小溪,再也回忆不起从前的清澈了。

这个曾经是深深印在我心中的村庄,现在在那里?!

马自达散文集--印在心里的村庄

马自达散文集--印在心里的村庄

马自达散文集--印在心里的村庄

马自达散文集--印在心里的村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