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藏旅游记--南伊沟

(2021-12-02 05:51:25)
标签:

游记

分类: 西域高原游记
西藏旅游记--南伊沟

从扎贡沟回来后的第二天,我们再次向南伊沟出发。也许南伊沟因其秋天层林尽染的景色而更令人陶醉,所以夏季的游客并不是太多,但这样的安静正成就了一个完美的南伊沟。

一路上只听到流水潺潺,鸟儿啁啾,不时可见参天大树直入云霄。在一处天然草甸,我们看到一所小木屋,很有当年陶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小木屋旁堆着一堆砍好的木柴,从木柴的干燥程度来看此处应有人住。轻轻地推开柴门,木屋里各种家什摆放得整整齐齐,房梁上吊着串好的新鲜奶渣,餐桌上留下早上未吃完的馒头和酥油茶,主人兴许是放牧去了吧。我轻轻掩上门,走出木屋。再往草甸深处走,又发现了好几处这样的木屋,恍惚间仿佛误入桃花源。

走出桃花源”,向导带我们去看南伊沟内的一株奇妙的阴阳树。阴阳树并不少见,但多是两种共生,而南伊沟内的这棵奇树却是五树共生,在同一树根上分别长出桃出、柏树、桦树等5种树木,枝叶各具其魅,正像生长在米林这一方水土的各民族友好融洽地和谐共处。

南伊沟口离县城不到5公里,沟深30公尺,呈南北走向,沟顶的山脊便是中印边境线。 整条南伊沟是一道风景线,是一条军民团结线,也是一根连接着原始与现代文明的线。从乡政府出来,穿过珞巴村庄和小片的田畦,就进入南伊沟了。

河谷逐渐收缩,公路很快就钻入森林之中。清澈的南伊河在路边的林间向北流去。南伊沟横穿喜马拉雅山,与雅鲁藏布相连,纵深40多公里。集茂密的原始森林、巨型练式草甸、星罗其布的湖泊、终年不化的雪峰为一体。一条沟,一条河,一片原始森林,一个独特的民族,就是南伊沟展示在人们面前的魅力。

逆河而上,但见两侧青山,峰峦叠翠。山上喜马拉雅松林阵列。山下青冈、桦树、柏木簇簇拥拥,挤挤擦擦。林间草木繁茂,野花摇曳。一些性急的杜鹃花从树丛中绽放出粉红、淡黄的花蕾,娇艳动人,暗香浮动。颀长的淡黄色松萝从高大的树枝丫垂下,放肆地招摇。

南伊沟里古木参天,繁花似锦,清澈见底的里龙普曲汇聚了周围雪山的融水,似乎仍夹带着雪山的丝丝透骨寒气,我赶紧把特地带来的冲锋衣穿上。沟里天气变化极快,一会儿晴一会儿雨,前一步晴后一步雨。下雨时,风狂雨骤,穿着冲锋衣都觉得冷;而出太阳时,又晒得恨不能光着膀子,当真的是一天有四季,一米不同天,还好之前我专门提醒同伴们一定要带上雨伞和足够的防寒衣物。而有一对父子,没听从俺的友情提示,既没带雨伞,也没带厚衣服,结果当晚就感冒了,只好退回成都,此为后话,在此不表。在南伊沟里的雨,也是我们这趟西藏行唯一遇到的一次雨,西藏的雨季,对我们这些台湾海峡西岸来的客人也格外网开一面喔。

越往里走,空气更加清新,树上的松萝也越挂越多,丝丝缕缕,条条束束,在风中飘舞。南伊沟里有个珞巴民族乡,主人特地安排我们到一户珞巴人家里做客。大家围坐在火塘边,热情的珞巴主人端上奶渣和酥油茶请我们品尝。大家都对挂在墙壁上的熊皮帽产生浓厚兴趣,个个上前披挂一番,只可惜都是细皮嫩肉的,即便戴上熊皮帽,也完全没有珞巴勇士的风采。

南伊沟有许多块状草甸。南伊曲象一条经线,将他们一一穿起,连缀成一串美丽的项链。 草场上绿草如茵,野花如繁星点缀其间。牦牛或牧或卧,怡然自得。

两岸青山,林木繁茂。南伊河在山边涓涓流淌。河边的树或伟岸挺拔,或虬枝横生,构成一幅幅田园的风景。清风徐徐,白云悠悠,空山鸟语,宁静致远。在经历无数风生水起之后,一个人置身于天地山谷间,心无杂尘。

西藏旅游记--南伊沟

西藏旅游记--南伊沟

西藏旅游记--南伊沟

西藏旅游记--南伊沟

西藏旅游记--南伊沟

西藏旅游记--南伊沟

西藏旅游记--南伊沟

西藏旅游记--南伊沟

西藏旅游记--南伊沟

西藏旅游记--南伊沟

西藏旅游记--南伊沟

西藏旅游记--南伊沟

西藏旅游记--南伊沟

西藏旅游记--南伊沟

西藏旅游记--南伊沟

西藏旅游记--南伊沟

西藏旅游记--南伊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