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故事在表演区的延伸之教育笔记(三)
标签:
教育 |
绘本故事在表演区的延伸课题研究
教育笔记(三)
在5月份,孩子们主动把喜欢的绘本故事,和小朋友们合作一起表演出来,这其中付出了很多努力。首先绘本的选择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还要考虑绘本故事是否适合改编成剧本。有的绘本情节很丰富,但是它的人物设定比较少,没有办法让尽可能多的小朋友参与表演。
中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开始增强,教师应抓住孩子的这一年龄特点,在指导幼儿表演时,可尽量采用分段指导的方式。如,在指导绘本剧《咕咚来了》时,一共分为7小段,第一段是湖边小兔子们听到可怕的声音,第二段是遇见小狐狸,第三段是遇见小猴子,第四段是遇见大象,第五段是遇见河马,第六段是遇到聪明的青蛙,第七段是大家一起去探索答案。一段一段指导,孩子能较清晰地理解剧本内容,较快进入角色。
在熟悉各个场景和台词的基础上,可以在不同的情景环节播放不同的音乐,既可以提醒幼儿出场,又可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在《咕咚来了》小兔子出场在湖边玩耍时,播放《哆啦A梦》背景音乐,小猴子出场时播放音乐《欢沁》,此音乐欢快跳跃,符合小猴子的特点。
在绘本故事的表演过程中,我看到了孩子的进步、努力、坚持付出。在以孩子为主的整个活动中,孩子全身心投入,绘本剧是孩子学习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作为组织者、参与者、辅导者,应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
课题组:李颖
2018年5月29日
http://s8/mw690/006LEvMjzy7lg6H5J4j07&690
http://s15/mw690/006LEvMjzy7lg6HAOGW7e&690
绘本故事在表演区的延伸之教育笔记(三)
http://s8/mw690/006LEvMjzy7lg6UoNXVc7&690
http://s12/mw690/006LEvMjzy7lg6UAuQH5b&690
http://s4/mw690/006LEvMjzy7lg6UEFcDb3&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