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感情地朗读”教学目标的达成

(2017-11-06 10:28:45)

                                    “有感情地朗读”教学目标的达成

                                                                                      李闪闪

                           

   读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目的与手段(听说读写)。朗读是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的亮点首先是朗读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目标,几乎每节课的目标设计中都有体现,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朗诵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那何为朗读?如何朗读呢?

   在古诗启蒙教学中,诵读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就叫诵(有感情的朗读)。那么朗读的标准是什么呢?

   新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评价学生的朗读,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可从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达成“有感情地朗读”的基本要求就是:1、普通话2、流利3、有感情(内容的理解、声音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

   明确了朗读要求,就要在“如何读”上多下功夫。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考虑:

一、有感情地朗读,必须理解文本意思,教师要先强调文本的内涵,理解内涵与朗读是互为条件。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在朗读《只有一个地球》的不同段落时,应该读出如下六个情感:1、地球美丽。2、地球可爱。3、地球资源有限。4、地球渺小。5、地球损坏严重。6、保护地球的破坏性。

二、教师要有读功(吟读),要“示范读”,这是实现有感情地朗读的基本条件,这也是教给学生读的“标准”的重要环节,要求教师具备“读功”。除此之外,指导学生读书,读前要强调读的要求。

三、学生独读是实现有感情地朗读的重要检测手段。朗读的方式较多,有齐读、自由读、默读、独读等。其中同时进行多人的读,这是一种高效率的朗读方式,也是教师最易采用的朗读方式。但这种朗读方式不易让学生准确掌握情感,更不利于纠正学生读得不准的地方,还会放大普遍的错误朗读方式“唱读”。这样自由读和默读则无法检测是否实现有感情地朗读。所以,检测学生朗读,独读是最重要的手段。

四、不同方式的读互相配合,最终实现有感情地朗读。常见的读的方式有:齐读、自由读、独读、示范读(领读)、默读、吟读、演读等。教师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参考使用不同的读书方式,辅助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