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教育笔记——案例分析:有趣的沙包游戏
(2022-03-29 13:36:19)投掷是幼儿发展身体素质一项较好的锻炼项目,是幼儿阶段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内容。投掷看似简单,背后却是身体各部分肌肉的协同作用,可是幼儿在练习中常常存在着一些错误动作,往往直接影响到投掷结果……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本文就以中班幼儿的投掷故事,对幼儿投掷游戏中出现的常见错误,分析其成因,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幼儿提高投掷能力。
观察片段
晨间运动的时候,小朋友们玩起了沙包,有的把沙包顶在头上走,有的把沙包装在小车里送货,又有的把沙包当成球,你抛给我、我抛给他,还有的把沙包当成武器去“打怪兽”呢……老师们分散在场地各处,观察着孩子们自主游戏。只见齐齐、龙龙、晓敏、新新几个小朋友拖来了两个轮胎,将轮胎放倒叠放,齐齐说,我们往轮胎里投沙包吧,其他三位小朋友也一起说好。齐齐最先投掷,只见他将双脚并拢,双手捧着沙包,身体直直地站着,双手轻轻的往前一递,沙包掉到了地上;晓敏第二个进行投掷,她用手指 捏住沙包,胳膊下垂着,直直地手臂从身体的右侧往轮胎里丢沙包,沙包飞出1米左右就掉到了地上;龙龙第三个扔沙包,他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右手拿沙包举过头顶,用力向前仍,沙包稳稳地落到了轮胎里;新新第四个扔沙包,他脚上的动作跟龙龙的动作一致,但是他是左手拿着沙包举过头顶用力一扔,沙包飞到了轮胎后侧的空地上;晓敏又拿了一个沙包想要尝试,这次她往轮胎靠近了一点,手捏着沙包从胸前往轮胎用力地一扔,沙包飞过轮胎落到了地上。
分析
上述观察实录中,龙龙投掷能力最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体侧,我们从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和教师因素四个方面来分析可能导致其他三名幼儿投掷能力较弱的原因。
三名幼儿的投掷姿势主要存在以下表格中的问题:
1. 手持沙包动作不正确
幼儿对细小的动作有着很大的随意性,细心观察可以发现一部分的幼儿用两根手指“捻”住沙包、只抓沙包的一个角、用掌心“托住”沙包等等。结果会导致挥臂时对沙包的发力不够全面,出手时出现脱手现象。投掷沙包的动作要求和概念模糊不清,平时练习中老师也没有强调动作要求,从而导致一部分幼儿养成了某些错误的坏习惯。
2. 同手同脚
投掷沙包时的预备动作是投掷臂的异侧脚在前,同侧脚在后,这样才能动作协调连贯。但是在空间知觉方面,幼儿的发展是相当慢的,他们常常左右不分,孩子易把左当右,把右当左的问题,而一部分幼儿能不清哪只脚应该在前,哪只脚应该在后,一部分幼儿经过教师提醒后能作出正确的准备动作。
3. 投掷时直臂
在活动中,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幼儿不能屈肘向前上方投出,往往手握沙包从下面经过体后再经过头后直臂甩出去。有个别幼儿在投掷时不是大臂带动小臂,而是直臂把沙包甩出去。
4. 腿、脚的姿势
小班幼儿只学习两脚开立的投掷方法,熟练上肢发力顺序,随着年龄的增长,中班幼儿可逐渐过度到两脚前后站立的投掷方法。齐齐用的是双手肩下向上抛掷的姿势,但是在准备姿势两腿就应该向下微屈,抛球时脚前掌用力蹬起发力,要避免直腿前抛。
正确的单手肩上正面投掷沙包动作要点:
(1)握沙包,正确的握沙包方法是用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握住沙包,小指弯曲在沙包下面,掌心空出。
(2)准备姿势,两脚前后开立,前后脚距离约一脚掌半,侧身,手持沙包于肩上屈肘,身上肌肉放松,重心放在后脚。
(3)最后用力,最后用力投掷是投掷沙包的主要环节,手持沙包后引,背后过肩,后脚蹬地,转体,肘部向前,用力挥臂,沙包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