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时代意义

标签:
教育美术文化 |
文:陈超伟
所谓美术的核心素养就是: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美术核心素养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帮助学生提供审美能力,培养审美创造力,塑造完美的人格。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审美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关于美、美感、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例如我国汉代是以瘦为美,汉代美女赵飞燕就是一位身材瘦小的美人,史书上记载赵飞燕当时可以“掌上舞”,就是讲赵飞燕身轻如燕,可以在一位力士伸出的手掌上跳舞。而到了唐代则是以胖为美,唐代美人杨玉环就是一位体态丰腴的美女,白居易《长恨歌》中曾讲到“温泉水滑洗凝脂”。“燕瘦环肥”的说法由此而来。没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态度是很难到达“云想衣裳花想容”那么优美千古绝句的。
美术的核心素养的根本任务就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也就是美术核心素养的核心任务。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教育家们之所以特别重视美术素养其主要原因就是美术在塑造完美人格上具有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先秦时期的儒家就强调美与善的统一,主张通过“诗教”和“乐教”来培养和造就完美的人格,从而达到“仁者爱人”的精神境界。如若对儒家等经典传统文化的理解没有到达一定深度时是很难做到精神境界与美术创造的完美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