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2020-05-09 16:51:57)
标签:
教育文化 |
学校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一、校本培训的指导思想
二、校本培训目标
1、让每位教师都能主动找到适合自己发展平台,激发每位教师谋求自身发展的自觉行动。
2、通过校本培训使每位教师在专业发展上都有长足的进步,形成学习型、研究型的工作方式。
3、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基本功扎实、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素养、较高的专业能力和求索精神的教师队伍。
四、校本培训组织管理
1、校本培训的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校本培训指导评价小组
校负责教育教学领导,教研组长代表。
五、校本培训类别与内容指向:
1、全员培训:政策法规、制度、规范要求,职业道德要求,教育教学技能(问题研究、专题课题研究)。
2、班主任工作培训:科学的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
3、青年教师培训:教育观念、教育教学基本技能,课题研究、信息资料收集处理应用,实行师徒结对带教制度。
六、校本培训时间与主要形式:
1、政治理论学习时间(政策、法规、制度、规范要求、职业道德要求、新课程方案、学科要求)。
2、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时间(理论学习、问题研究、实践研讨反思)。
3、聚焦课堂教学、教学时间(理论转换为实践、同伴互学、专家诊断性指导)。
4、空课、课间时间(记录问题、相互交流、合作学习)。
5、自学时间(理论学习、反思与教案、课件设计)。
6、报告会、教育教学论坛,接受信息时间(学科教学、学生教育,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教育)。
七、校本培训的主题
1、提高教工素养、职业水平的研究与实践。
2、《德育生活化》学生自主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养成)培育的研究。
3、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策略、方法、途径实践研究。
4、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研究。
八、校本培训的内容与形式:
1、理论学习:围绕主题或确定主题——收集资料(教育教学等方面的信息、教育教学论著节选、经验、论文)——学习认知(从表象到深层地理解学生、理解教育)——实践感悟(撰写学习感悟心得或案例)——交流学习体会或案例分析。
2、班主任工作:
围绕“四个一”学生培养目标实施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
1)班级管理:制订班级奋斗目标、学生个人奋斗目标、班级制度、规范要求、岗位设置;建立检查、评比、谈心、激励、帮教机制。
2)班级文化:创建文明有序、积极向上的班风,培育好学上进的学风,循序渐进对群体与个体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教育;设计与开展生动活泼、推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活动,保持整洁、整齐的班级及包洁区环境;在美观、催人奋进上设计环境布置。
3、聚焦课堂,深入开展二期课程下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1)教研组、备课组组织管理
教研组、备课组计划(包括理论学习计划)的落实,阶段性总结和期末总结、教师学习心得或教学案例、问题研究与课题研究、传帮带结对名单和教研记录单。
2)教研过程(学习——认识——实践——反思——研讨——交流)
学科理论学习材料、教学理论学习材料、每月交一篇理论学习心得
或教学案例。
适时进行集体备课、上课、听课、相互评课、轮流说课活动。
经常性地落实研讨课、观摩课以及课堂教学和教学技能评比。
经常性地对教学问题(作业设计、作业质量、辅导、学习态度、习
惯的矫正等方面)的研究。
3)教研侧重问题诊断对策上。
针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学科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或所遇到突出问题,综合归类形成议题,研究步骤(形成问题——自主学习——现场观察——对话交流——形成报告——开出“处方”),每个教研组、备课组有一本问题对策本,每位教师均要提供问题与对策资料。
九、校本培训的保障机制:
1、营造浓郁的校本培训氛围,让教师要我学变为我需要学;创设良好培训条件,在经费、设备、设施、时间安排等方面予以保证。
2、业务骨干引领,开设讲座,学科教学指导小组帮助诊断指导,同时去发现教师教育教学中的亮点,阶段性地开辟教师讲坛及沙龙活动。
3、评价与考核。教师参与校本培训、投入程度、提高幅度作全程记录,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与教师职务晋升、评优、目标管理奖发放挂钩,投入校本培训的过程,把每位教师带入在二期课改下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打造教育智慧,使每位教师朝着既是教育者、更是学习者、实践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