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投入的主动学习者: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及其培养》读后感
(2017-09-24 10:19:09)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读书沙龙 |
通过阅读这本书,对于我们学前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关注儿童的学习品质、了解学习品质的内涵和特征,理解学习品质特别是积极学习品质的本质和典型行为表现,认识积极学习品质与消极学习品质的区别,掌握积极学习品质的支持策略和消极学习品质的消除策略,深度思考学习品质培养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目标意义、方法意义、内容意义和质量评价意义等方面,均有重要启迪。
说到学习品质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它的概念:学习品质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专业术语,她包含了决定学习质量的关键要素,如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等。
在我们平时的游戏活动中,经常会有“莫妮卡”这样的小朋友,他们会对某个活动某件事情充满兴趣,他们专心研究的程度很多时候让我们不忍心去打扰,但是,我们的教育模式不允许我们这样做,我们要不停的打断专注的孩子“快收起来,马上要上课了!”“好了,别玩了,请小朋友们去小便洗手。”这种打断难道不是一种干预?一种对热情投入的干预!!这样的干预多了,孩子们就习惯于“蜻蜓点水”,任何事不再深究,凡事跟着老师,不再去思考。细想想,这多么可怕,就在美国老师培养孩子们自主探索热情投入学习的时候,我们却在浇灭中国孩子的热情,束缚他们的手脚,所以这个时候,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渴望,我希望通过读这本书,能够给我指明方向,让中国幼儿园的老师也能够关注孩子们的热情与投入。
第二章:为什么要重视积极学习品质。当前的教育氛围所带来的后果是,社会对于学业成绩极度关注。因此对于学习品质的兴趣多集中在帮助儿童在以后的学业生涯中获得更好成绩的潜力上。
第三章:如何培养儿童的积极学习品质?马里奥.希森博士从七个方面谈到了影响儿童学习品质的因素:1、从生态学的视角。2、儿童性格的个别差异。3、发展的影响。4、家庭的影响。5、学校的影响。6、文化的影响。7、政治和政策的影响。通过这7个方面,我们看到许多影响学前儿童形成积极学习品质的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这就提醒我们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对每一个影响圈介入而积极的影响儿童的学习品质。
第四章:哪些因素降低了儿童的积极学习品质?研究者发现:当儿童从小学升入初中时,他们往往会变得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学习动机减弱,面对学术科目时尤其如此。这种下滑趋势在儿童的内在阅读动机中表现的尤其明显,是什么因素导致儿童形成消极的学习品质?
1、成人和儿童之间非支持性的关系
书中还为我们分析了什么样的课程能够支持儿童在学习中的投入,学习动机和兴趣?
1、具有挑战性
2、有值得学习的课程内容
3、课程内容强调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相关联
4、强调积极参与和社会交往
读了《热情投入的主动学习者》这本书,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要关心“怎么学”这个问题。孩子们要怎样才能把我们要给的东西掌握,转化为他们自己的东西?我们有责任让所有的孩子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热情投入的主动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