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古城开元寺广济门外广济

标签:
旅游文化潮州开元寺广济桥 |
桥一观,甚为遗憾。今年有机会再次到潮州,把潮州的开元寺、古城和广济桥都走了走。

开元寺主殿大悲殿
年,到元代时,因其建在开元年间而改名为“开元万寿禅寺”,从此开元寺之名便确定了下来,后世几经改名,但都有“开元”二字。据说全国有四大开元寺,除潮州
外,还有河北邢台的大开元寺、福州开元寺和泉州开元寺。潮州开元寺虽号称粤东第一古刹,但占地却不是很大。在大悲殿前,一条盘旋的人龙在排队,绝大多数是年轻

开元寺中的大香炉
人,一问,原来在排队买香包,信者不叫买叫请,一个香包30元,里面有一条手链,每个香包里的手链都不同,有木头的石头的我怀疑也有可能有塑料的,摸中哪个全靠

排队请香包的年轻人
运气,类似开盲盒,据说全都开过光,所以有无数人排队,我们看到的就有三四百人,从上午就开始,一天还不得有上千人。据一个买到的姑娘说,主持在亲自发,开
元寺是尼姑庵吗?在那里发放和维持秩序的都是尼姑。那小姑娘以为我们想买又不愿意排队,就说我可以50元转让,广东人真是厉害,处处是商机。

牌坊街一角
式,由于规模较大被誉为“牌坊街”。这39座牌坊中有34座为明朝时所建,其余5座为清朝时所建,最古老的一座为1517年所建。距今有近500年历史了。解放后因年代
久远失修伤过人而拆除,幸亏拆除前拍了照片并将拆下来的构件保存下来,2005年重建时才有了对照,修复了22座形成现在的牌坊街,直达潮州古城城门。其中有一座
是“七俊坊”,是明嘉庆甲庚年一榜中了潮州七名进士,为旌表这一史上绝无仅有的盛事,朝廷特建坊表彰。如今牌坊街已成为潮州的旅游胜地,每天都人潮汹涌,络绎
不绝。
是一条小马路,对面就是广济桥。城楼和桥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济桥横跨韩江东西两岸,以“十八梭舟二十四洲”而名扬天下,有“入广不到桥,白白走一
遭”之称。2018年我们路过潮州就没上桥,真真是白走一遭。这次是从头到尾走了一个来回,很为古人的智慧和建筑艺术所折服。广济桥建于南宋时的公元1171年,
由于潮州是位于古代闽粤交通在道上,在韩江上建设桥梁就是应有之义,为了解决通路和通航之间的矛盾,当时的潮州太守曾汪提议用舟为桥,可拆可连,在世界上首创
开合式桥梁。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说,广济桥中有一段,用船只连为浮桥,可以解开,让出航道,成为可分可合的活动桥,是我国桥梁史上的一个特例,给予了高
度评价。由于广济桥是由浮桥、梁桥和拱桥集于一体的桥梁,风格独特,在我国石桥中独树一帜,因此也和河北的赵州桥、北京的卢沟桥和河南的洛阳桥并称为“中国四

广济桥东门
大古桥”。
个桥墩7个桥孔,中间的浮桥长约97米。所谓“十八梭舟二十四洲”就是在18只木船上用木桥板和铁索绳索相连形成的浮桥,以及24座形态各异的桥上的亭台楼阁。据说
这些亭阁过去都是商铺,人们在过桥时就可以采买各种用品,有“一里长桥一里市”之称。现在这些亭台楼阁中也有一些是在经营工艺品、文化用品等。站在岸边望去,
韩江水流滔滔,江宽桥细,亭台美丽,只是我们去的那天天气不是太好,有些灰蒙蒙的。走在桥上细细观看亭台,每座建筑各不相同,上面的楹联也是各个年代的名人所
写。走在浮桥上还有些颤悠悠的,不过浮桥也很宽阔,还是很稳定的。

著名的潮汕粥
(旅游于2023.3)
(写于2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