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不见经传但却有精品文物的蚌埠市博物馆

(2023-07-30 10:46:34)
标签:

旅游

文化

博物馆

安徽

蚌埠

名不见经传但却有精品文物的蚌埠市博物馆
蚌埠博物馆外观

  在我国,除了省市外,每个市县也有博物馆,这些虽“小”其实也很值得一看。我们本来是路过安徽蚌埠市,打算在这里住一晚就走,恰恰那天到达得有些早,一时名不见经传但却有精品文物的蚌埠市博物馆博物馆外的街道

不知道去哪里,就去了蚌埠博物馆。

  原以为蚌埠这个1947年才建市的城市博物馆也就一般般,可去后才知道,别看蚌名不见经传但却有精品文物的蚌埠市博物馆博物馆大门

埠博物馆是个地级市的博物馆,但它却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据报道,全国一共有2000多家博物馆,其中一级博物馆只有204家,可见蚌埠博物馆虽然在我们这样的名不见经传但却有精品文物的蚌埠市博物馆博物馆对面的城乡规划展览馆

外行人中不是特别知名,但在博物馆界还是蛮厉害的。

  我们看到的博物馆2012年建设,2015年迁入的。博物馆的介绍说,这座新馆外观名不见经传但却有精品文物的蚌埠市博物馆博物馆大厅

取意于大禹劈山导淮,据有关方面考证,大禹治水用疏不用堵的方法主要体现在劈山疏导淮河而来。这座新馆总建筑面积达3.4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2万平方米,常名不见经传但却有精品文物的蚌埠市博物馆博物馆二楼回廊

设展览有蚌埠古代近现代史,淮河历史文化等,还有一些临时的展览。我们参观时也有一些人在参观,但总体上看人不多。

名不见经传但却有精品文物的蚌埠市博物馆
镇馆之宝之一的元代的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

  请教工作人员得知,蚌埠的镇馆之宝有五件,元代的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据工作人员介绍,元代青花有来源可寻的全世界只有300多件,而我国仅保存有120名不见经传但却有精品文物的蚌埠市博物馆换个角度看元代的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

余件,本世纪初香港拍卖过一件元青花,比蚌埠馆藏的这件小很多,还拍出了3亿多元,按此推算,这件青花罐至少价值10-12个亿;春秋时的青铜罍(音雷),馆藏两名不见经传但却有精品文物的蚌埠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春秋时的青铜罍

件,号称双铜罍,据说价值也达2个亿;新石器时代的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隋代寿州窑青釉四系盘口瓷壶、清代同治三年长江水师提督虎纽银印。其它也可以说得名不见经传但却有精品文物的蚌埠市博物馆换个角度看青铜罍

上是镇馆之宝的还有新石器时期的猪形刻划符号、西周时期的作彝、汉代的鎏金铜茵镇、明朝的白玉透雕龙纹带扣(博物馆官网上说这件是清朝的)等精品文物。

名不见经传但却有精品文物的蚌埠市博物馆
镇馆之宝之一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

  在镇馆之宝中还有传奇的故事。据说元青花大罐出土于明朝名将汤和的墓葬,而汤和的墓已被历朝历代的盗墓贼多次盗过,而这件青花大罐却因不明原因置于墓门后名不见经传但却有精品文物的蚌埠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隋代寿州窑青釉印花四系盘口瓷壶

的淤泥中而保存了下来,很多考古工作者都觉得很神奇。还有人考证说这件青花大罐可能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赐给汤和的,理由是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经常用元青花名不见经传但却有精品文物的蚌埠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清代同治三年长江水师提督虎纽银印

瓷器奖励大臣,所以这件能被汤和带入墓中的青花瓷,很可能就是朱皇帝赐给他的。

  而清同治水师提督印就更传奇了,据说在文革期间,此印被废品回收站收走,差

名不见经传但却有精品文物的蚌埠市博物馆
新石器时期的猪形刻划符号(翻拍)

点进了焚化炉,而恰巧一位在文物管理部门工作的同志饭后散步到此,一眼看到炉子旁边有个物件,拿起来细细一瞧,这就瞧出了不同,他赶快找了回收站的负责人将这

名不见经传但却有精品文物的蚌埠市博物馆
西周时期的作彝鬲

件文物带回去了,这次散步应该是史上最成功的散步,散出了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可惜博物馆的介绍中未介绍这位传奇的文物工作人员姓名,可能是没有找到这位同志的

名不见经传但却有精品文物的蚌埠市博物馆
汉代鎏金铜茵镇

姓名吧,因为在一些展品中都介绍了捐赠人的姓名,而这件文物只是注明了由“市政工组移交”。当然,当年送到废品收购站的东西也不是不闻不问就送进熔炉的,博物名不见经传但却有精品文物的蚌埠市博物馆博物馆后院的“博物致知”石碑

馆中的许多展品就介绍说是文革时期在废品收购站拣选出来的。

  (参观于2023.3

(写于2023.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