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都昌陶氏念地

都昌县,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位于江西省北部,北依武山,南濒鄱阳湖;东与鄱阳县接壤;南与余干县、南昌县、新建区交界;西与永修县、
庐山市隔水相邻;北界屏峰河、芦塘涧,武山鹅公凸,卸衣岭、双尖山,与湖口县、彭泽县毗连;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因彭蠡湖盆地发生多次沉降运动,湖水南侵,枭阳县地大部分沦入湖中,枭阳县撤销,境域入彭泽县,隶江州。齐永明元年(483年),复隶江州浔阳郡。梁天监元年(502年),隶江州太原郡。陈永定元年(557年),改隶江州豫章郡。天嘉元年(560年),复隶江州浔阳郡。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陈置郡县废,彭泽县易名龙城县,隶江州。十八年(598年),龙城复名彭泽。大业三年(607年),州废,隶九江郡。。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安抚使李大亮谓土地之饶,井户之阜,水陆之阻碍,遂割鄱阳湖雁子桥之南境置都昌县。因地有都村,南接南昌,西望建昌,故名。设临时治所于王市(今北炎乡洞门口),隶江南道都督府浩州。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隶江南西道江州。代宗大历元年(766年),隶江南道饶州。大历年间(766---779年),治所徒迁彭蠡湖东,即今治地。五代南唐,隶建康军饶州。宋开宝八年(975年),隶江东路建康军饶州。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隶江东路饶州。天禧四年(1020年),隶江南东路南康军。建炎四年(1130年),隶江南路南康军。绍兴元年(1131年),隶江南西路南康军。元至元元年(1264年),隶扬州行省江西元帅府南康军。十四年(1277年),隶江淮行省江西道南康路。二十三年(1288年),隶江西行省南康路。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隶江西行省西宁路。二十二年(1362年),隶江西行省南康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革行省置江西承宣布政使司,领十三府分五道,隶九江道南康府。清顺治二年(1645年),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改称江西省,隶江西省九江道南康府。康熙九年(1670年),隶饶九南道南康府。雍正九年(1731年),隶广饶九南兵备道南康府。民国初年,废府制。民国3年(1914年),隶江西省浔阳道。民国15年,废道,隶省直辖。民国21年,省下设13个行政区,隶第三行政区。民国24年,全省为8个行政区,隶第五行政区。此后,民国28年全省改11行政区,民国31年又改划9行政区,都昌均仍隶第五行政区。
陶侃,在都昌可说是家喻户晓,纪念陶侃的庙宇在全县有多处,最大、最著名的陶公庙有二座:一座位于县城内,称南庙;一座在县城北面,离城二十余里的飞凰山嘴上,称北庙。南庙在县城里的众多庙堂中,规模是相当大的,既有正殿,也有厢房,还有戏台和纪念湛氏剪发待宾的礼贤坊。在飞凰山的北庙,据县志载:“旧有庙九十九间,今废。”《都昌县志》有载“淳熹七年写的《乞加封陶威公状》”,《陶桓公北庙记》元至正四年重修北庙的经过,明永乐年间,都昌县志训导、丰城人熊维写了一篇《重修陶桓公庙记》等可证。
陶母湛氏是中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陶母截发延宾竭诚待人,深明大义教子育子,成为中华优秀传统家教的典范。其子陶侃生逢东晋乱世,文武双全,品德高洁,为天下太平赤胆忠心,屡建奇功。
http://s12/mw690/006JZpL9zy7ngHaWqo32b&690
陶母湛氏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贤母”之一,陶母湛氏抚子、教子、助子的故事传遍天下,是鄱阳孝慈文化的楷范和自豪,其墓地应修复好将成为人们寄托心愿、景仰凭吊的圣地。
http://s3/mw690/006JZpL9zy7ngHbJ18662&690
都昌陶公山
http://s14/mw690/006JZpL9zy7ngHcGLKd7d&690
都昌陶侯钓矶是陶侃当年钓鱼和读书所坐的巨形石台
http://s9/mw690/006JZpL9zy7ngHe5THa28&690
都昌苏山乡十里陶家冲内水库
http://s9/mw690/006JZpL9zy7ngHeNRigb8&690
http://s10/mw690/006JZpL9zy7ngHfMHDHd9&690
http://s11/mw690/006JZpL9zy7ntxeAbkC8a&690
另载江西有陶侃纪念墓:
http://s12/mw690/006JZpL9zy7ngHaWqo32b&690
陶母湛氏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贤母”之一,陶母湛氏抚子、教子、助子的故事传遍天下,是鄱阳孝慈文化的楷范和自豪,其墓地应修复好将成为人们寄托心愿、景仰凭吊的圣地。
http://s3/mw690/006JZpL9zy7ngHbJ18662&690
http://s14/mw690/006JZpL9zy7ngHcGLKd7d&690
http://s9/mw690/006JZpL9zy7ngHe5THa28&690
http://s9/mw690/006JZpL9zy7ngHeNRigb8&690
http://s10/mw690/006JZpL9zy7ngHfMHDHd9&690
http://s11/mw690/006JZpL9zy7ntxeAbkC8a&690
另载江西有陶侃纪念墓:
陶茂麟,唐江州左威裨将,淮南威毅第二十将。江南纪年曰:吴王杨溥太和五年(公元933年)九月五日,(茂麟)列状诉节度使、中书令杨公澈,具进(述)太尉坟寝,乞禁樵采,幸中书令杨公判曰:陶太尉声光克盛,门族显然,矧彼子孙在明朝宜家委用显惟坟寝在藩室,不为保持,何以敬前贤,何以劝后世。自此,太尉墓才得以清静。乞禁採樵状及中书令杨公判书如下:
上德化王乞禁採樵状
茂麟不避诛责敢具丹诚冒瀆
台聴竊以遠祖侃官拜太尉墓在鹤问湖西贯仙乡興长社年代深远自来敕禁採樵近有边侧人户妄行砍代震動冥灵敢乞
台判晓示边侧人户令其遵守非特茂麟一身铭恩即閤族亦感德靡既矣伏聴处分
太和五年九月五日指挥典茂麟谨状
陶太尉功业超邁门族光显坟寝藩帷而不为保守何以敬前贤,何以劝后代,执状付本县常加抚衛毋縱边户人等擅生欺凌侵擾倘有所闻的不容赦此判。
奉化军节度使江州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太尉兼中书令持节江州刺史德化王食邑三百户杨(澈)判。
http://s1/mw690/006JZpL9zy7ngHgwmbe30&690
都昌本土作家徐观潮历三年艰辛创作,2017年初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长篇历史小说《名将陶侃》及都昌县政协编写《陶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