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佟玉1964
佟玉1964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55
  • 关注人气:2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摔砲

(2021-03-19 15:48:04)
分类: 往事难忘

做摔砲

----儿时年味之五

小时候,做过“摔/砲儿”。

做摔砲

小时常唱:“新年到,新年到。姑娘要花儿;小子要砲……”当年,男孩对鞭/砲的喜爱程度,是女生和现在的男孩,很难理解的;包括长大后的男孩自己。

当时鞭/砲不仅随便买,而且可以自己制作。可是对于大多数男孩来说仍然稀缺;因为买砲、做砲都得花钱,所以不被家长支持。

只好自己想辙,办法之一,就是仿制“摔/砲”。

当时鞭/砲的种类较多。除了常见的挂鞭,还有摔砲、拉砲、砸砲、火柴砲、麻雷/子、二踢脚等。

“摔/砲”很受小孩喜欢。一来,个头小便于携带,桑皮纸包成圆柱形,手指肚大小;二来响声大,燃放方便,往硬物上一摔就响。男孩们互相投掷“摔/砲” ,“仔/弹”横飞,“砰”作响,场面火爆。也时常用于袭/扰女生,吓得她们花容失色,又骂又追。

虽说“摔/砲”价钱便宜,可是消耗量大,多数男孩也买不起。于是有的高人,发明了自做“摔/砲”,许多男孩都开始“DIY”。

材料三种:一枚仔//壳、一根钉子、少些“锡溜”。

/壳可以去拣,也可以赢来。拣,是去“南阴”;它是大石河的一段河谷,地势开阔。附近的铁道兵时常来这打/把,一些蛋/壳掉进砂土中,被孩子们拣拾。赢,通过拍“元宝”、弹球等方式。

“锡溜”,也好找。当时的电路上,常用“刀闸”,其保险丝就是“锡溜”,可以要新的,也可以拣旧丝。实在找不着,就攒点牙膏皮。

制作方法简单。

将铅丝弄碎,装进铁勺里,放在炉口烘烤。随着温度升高,铅丝变软、融化,成为液态的“锡溜”。

//壳的口冲上,竖着放稳。如果怕它摇晃,可以用两块砖头,从左右将其夹紧。将“锡溜”水慢慢倒入蛋/壳中;控制好液面高度,不能倒的太满或太低。

钻孔,最关键。要掌握时机,控制好深浅。随着温度的下降,“锡溜”逐渐凝固,重新变回固体。要趁其没完全凝固时,钉进一根钉子。钉头要先磨平一些。不能一钉到底,距蛋/壳底要留出一公分。钉进钉子,要来回转动几次,让洞壁更光滑。钉进钉子以后,“锡溜”体积增高,液面与蛋/壳就基本持平了。

自做“摔/砲”,可以重复使用,成本大幅度下降。这是买的纸“摔/砲”无法比似的。它为啥能炸响呢?是因为填充了火柴头上的药屑。当时的普通火柴,两分钱一盒,每盒一百根。火柴头分红头或者绿头;前者药性大,劲头足,后者性格略平缓性。

/药。左手握拳紫//壳;右手横拿着火柴棍,把火柴头在洞口轻轻拉刮,将上面的药屑刮掉,落进钉子眼里,如此反复,一般要装填进十多根火柴。刮完药屑,用钉子轻轻地往下捅,将药屑捅到钉孔底部,最后把钉子插牢,后面只露出一公斤的尾部。

/放。两种方式--

直接摔。适合袭扰。将装好药的“摔/砲”,装在衣兜里或者握在手里,悄悄挨近对方。左手的拇指和中指,捏住蛋/壳两侧,中指指尖扣着壳底,猛地向下一摔,钉子帽撞到硬物上,钉头撞击药屑,突然“砰”地一声,吓对方一跳。

远程抛。适合表演。在蛋/壳尾部的沟槽里,拴上彩色装饰,细布条、玻璃丝等,一拃来长。投放时,一手攥着细布条,将“摔/砲”抛向前边。它拖着彩色的尾巴,飞出四五米远,落地后“砰”地一响。男孩们时常凑在一起,互相比赛,看谁的“摔/砲”飞得远,炸得响。

年少无知,只知道好玩。不管是买的,还是做的“摔/砲”,都有安/全隐/患。遇到较大的撞击、挤压,就会引/爆,容易伤/人。

做摔砲
   小孩放/砲,一是为了逞能,二是受人诱导。旧时传说,过年要放/砲,崩走穷气和歪的邪的;因此街坊四邻互相攀比,看谁放得多,放得少。那些年,因为放/砲,引燃柴火、崩坏玻璃、炸伤手指、眼睛等现象,时常发生。随着科学的普及,文化程度的提高,一些旧的年俗,逐渐淡出了生活。文明过年,绿色过年,已经成为新的时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滋水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