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一边

标签:
文化 |
分类: 边走边想 |
一边一边
临沂四中有孙氏云平者,喜好旅游。三三两两,人员不很固定,时间或长或短,旅程或远或近,也可能去地方多的缘故吧,不好随众通途蜂拥,美其名曰小众驴友。和大部分爱好旅行的人一样,途中吃吃喝喝说说笑笑,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撒尿。时间长了,就留下一部分影像资料和轶闻故事。
和其他驴友不同的是,孙老师专业学历史,教学为美术,在四中工作任务是建校,建校结束,干了一年花工,后编辑《政务快讯》,直至退休。每每聊过,众赞许为多面手,自嘲“不务正业”者也。
路走多了,照片也留下来了,时间久了,就有发挥特长的嗜好,用碳素笔随手画下了。从专业观点来看,不是素描,也不是简笔画,应该是速写之类或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东东吧。孙老师用纸因陋就简,逮啥用啥,情景多为随手绘就,或称“肚里有根小竹棍”。作品尺幅普遍不大,大部分为黑白,少量也填涂彩色,空白处或题填打油诗歌,或写人物故事,抒发回忆感慨。每每忆来,口若悬河,眉飞色舞,恰如“林总”复活,神采飞扬,好不快哉。
我是18年到临沂四中,办公室和政务处相邻,有时到他们办公室溜达,不经意间发现其在政务快讯封面的一幅作品,可能是画办公室窗边一颗玉兰花的小图,顿觉神似,大概如齐白石老人说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感觉吧,也就慢慢熟悉起来。年终编辑画册时候,霸其封面小画、校门速写,封曰美术编辑。
2021年,为配合建党一百周年宣传教育活动,在学校守正楼大厅组织了孙老师国画速写展览,内容分为红色足迹、绿水青山和花开鸟鸣三部分。配合展览,又召开了孙老师《边走边画》专题发布会。在会议结束时候,我做了策展说明:我们每一个的爱好特长都不相同,不可能都能做到边走边画,但我们每一个人可以边走边写、边走边唱、边走边看……好像回到了儿童时期,学着造句,一边…一边…
现在老了,回想起很多事情都是辩证法,都是一边一边,都能做到一边一边。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后人演绎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贵人相助。贵人相助,可以少走弯路,少走不少的弯路。
前一篇:“佛系”也是一种文明
后一篇:磨洋工、自卑和孤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