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幼儿园有效组织进餐环节的实践研究》
(2017-05-23 16:56:48)
立项号 |
BLYJXKT-2017-064 |
学段 |
3-6岁 |
学科 |
健康 |
|||||
负责人 |
雷晓妮 |
工作单位 |
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幼儿园 |
|||||||
课题名称 |
幼儿园有效组织进餐环节的实践研究 |
|||||||||
课题成员 |
阮丽芳 |
|||||||||
课题 研究 背景 目标 意义 价值 |
(提出有待解决和重视的现实问题,简要论述本研究的背景、目标、价值或研究意义) 研究背景: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课题组拟以此题为内容,将进行调查研究,希望能得到“有效的组织好用餐这一环节”的好方法。 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了解用餐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改进的措施,寻找适合每个年龄段的有效的组织方法。 2、从教师、幼儿、家长及膳食等多方面探索影响幼儿进餐的因素,制定改进措施,引导幼儿用好餐点,促进其健康发展 研究意义: 1、从教师的组织、幼儿自身、家长引导及膳食色香味等多方面去查找影响进餐环节的因素,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打开“有效的组织好用餐这一环节”锁石的钥匙。 2、细化幼儿在园有效进餐环节的组织,规范进餐程序,培养幼儿卫生、自理、文明、礼仪等良好的进餐习惯,提升照顾质量,促进孩子健康发展,是我们本次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
|||||||||
课题 名称 界定 解读 |
(限定研究范围,明确其含义,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关键词界定清晰、准确) 本次课题主要研究幼儿进餐环节,了解幼儿进餐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改进的措施,寻找促进幼儿进餐的有效措施,寻找适合每个年龄段的有效的组织方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培养自我服务能力。 |
|||||||||
课题 研究 思路 方法 步骤 |
研究思路: 1、制订研究计划。 2、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了解幼儿就餐出现问题及原因。 3、针对出现的问题,制订相应的实施措施在班级实践探索;根据情况及时调整不 合适的方法,寻找最有效的方法。 4、总结实践结果;推广有效的方法。 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2017年3-5月)学习有关文献资料, 制订研究计划。 2、第二阶段(2017年6-8月)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了解出现问题的原因。有目的地观察幼儿进餐环节,收集问题行为的有关信息,特别是进餐前、中、后三个时间段各班幼儿的行为习惯,以问卷、照片、口头汇报等形式,较为全面的了解全园各年龄段幼儿的进餐情况。 3、第三阶段(2017年9月-2018年2月)针对出现的问题,制订相应的实施措施在班级实践探索;根据情况及时调整不合适的方法,寻找最有效的方法。 4、第四阶段(2018年3-5月)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总结实践结果形成论文和研究报告;推广有效的方法。 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谈话、问卷等方法,了解小、中、大班各年龄段、各班幼儿进餐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做出比较客观和科学的分析。 2、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幼儿餐具的使用、用餐的量及每日进餐中的表现情况,记录分析老师的组织等。 3、个案法:通过对典型特征幼儿行为习惯的观察、了解,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 4、行动研究法:通过对教师、幼儿、家长等现状的调查分析,在日常的进餐环节中安排一些情境活动,进行幼儿行为习惯的尝试研究,教师对自己采取的组织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观察--设计--探索—反思--提高。
|
|||||||||
课题 预期 成果 |
序号 |
成果名称 |
完成时间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
1 |
学习有关文献资料, 制订研究计划。 |
2017年3-5月 |
照片 文字记录 |
雷晓妮 阮丽芳
|
||||||
2 |
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用餐情况,重点关注特殊。调查幼儿用餐不良习惯的原因。 |
2017年6-8月 |
问卷分析 小组讨论 |
阮丽芳 张菊妮
|
||||||
3 |
采取措施调整,探索有效方法。 |
2017年9月-2018年2月 |
观察笔记 小组汇报 |
雷晓妮
阮丽芳 张菊妮 邓建敏 |
||||||
4 |
总结分析:展示成果,改进不足。 |
2018年3-5月 |
研究报告 论文 |
雷晓妮
阮丽芳 |
||||||
注: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附件为研究中产生的相关论文、随笔、叙事、设计、课件、实录、教具、学具等等,这里的预期成果主要是对成果主件和主要附件的表述。 |
||||||||||
注:正文宋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