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评审书——《幼儿园有效组织进餐环节的实践研究》
(2017-03-31 20:01:10)
课题编号 |
|
课题批准号 |
|
碑林区教育科研2017年小课题
申请·评审书
课
负责人工作单位
填
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
2017年3月修订
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一、本人自愿申报碑林区大学区小课题。本人认可所填写的《碑林区大学区小课题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为《课题申请·评审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同意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有权使用《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有数据和资料。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碑林区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
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
4.恪守学术道德。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对课题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要在成果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不侵占他人研究成果,不在未参与研究的成果中挂名,不为未参与研究工作的人员图虚名。
5.维护学术尊严。保持学者尊严,增强公共服务意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教育科研课题声誉,不以课题名义牟取不当利益。
6.遵照管理规范。课题研究名称、课题研究组织、研究主体内容、研究成果形式与课题申请书和立项通知书相一致。若有重要变更,必须向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征得同意。
7.明确课题研究的立项部门。研究成果必须先鉴定后发表,发表时须在醒目位置标明“碑林区大学区小课题(课题批准号:××××)成果”字样,课题名称应与课题立项通知书相一致。凡涉及政治、宗教、民族等问题的研究成果,须经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同意后方可公开发表。
8.标明课题研究的支持者。要以明确方式标明为课题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非课题组个人和集体。
9.正确表达科研成果。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规范使用中国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及外国语言文字。
二、作为课题研究者,本人完全了解碑林区大学区小课题的有关课题管理的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特授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报送课题成果的原件、复印件、摘要和电子版;有权公布课题研究成果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意以影印、缩印、扫描、出版等形式复制、保存、汇编课题研究成果,允许课题研究成果被他人查阅和借阅;有权推广科研成果,允许将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内部报告、学术会议、专业报刊、大众媒体、专门网站、评奖等形式进行宣传、试验和培训。
申请者(签章):雷晓妮
2017年 3 月 28 日
填
二、封面右上方“登记号”及右上角“课题批准号”申请人不填。无内容填写的栏目可空白,其他栏目申请人须如实填写。申请者签章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
三、具有二级教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在职教师均可申请。
四、请准确、清晰地填写表中各栏内容,若有其他不明问题,请与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李永团老师联系咨询。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 |
|
|||||||||||
关键词 |
幼儿园 |
|||||||||||
课题类型 |
|
|||||||||||
负责人姓名 |
雷晓妮 |
专业职务 |
教师 |
最后学历/最后学位 |
本科 |
|||||||
工作单位 |
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幼儿园 |
行政职务 |
|
|||||||||
联系电话 |
手机: |
|||||||||||
主
要
参
加
者 |
姓 名 |
专业职务 |
研究专长 |
学历 |
学位 |
工 |
||||||
阮丽芳 |
护师 |
保育管理 |
大专 |
|
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幼儿园 |
|||||||
陈曦 |
主治医师 |
妇幼保健 |
本科 |
|
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幼儿园 |
|||||||
张菊妮 |
教师 |
班级管理 |
大专 |
|
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幼儿园 |
|||||||
邓建敏 |
教师 |
学前教育 |
本科 |
|
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幼儿园 |
|||||||
|
|
|
|
|
|
|||||||
|
|
|
|
|
|
|||||||
负责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
2015年雷晓妮与蒋文莉的小课题《健康快乐与幼儿自主性发展》获市上二等奖 2013年张菊妮教学论文《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应用》获西安教育教育科学研究所三等奖 2014年邓建敏碑林区小课题《托班发展幼儿动作能力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
|
|||||||||||
预计完成时间 |
2018年5月 |
|||||||||||
—1—
二、课题申请论述
课题名称 |
幼儿园有效组织进餐环节的实践研究 |
|||||||||||
课题负责人 |
雷晓妮 |
学科分类 |
健康 |
|||||||||
课题小组的 成员及分工 |
雷晓妮:负责课题的计划、组织及研究方向和成果总结; 阮丽芳、陈曦:负责各班幼儿情况收集及调查问卷的制定,资料收集; 张菊妮、邓建敏:负责班级幼儿观察、方案制定与实施。 |
|||||||||||
课题研究的 背景和意义 |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目前,在发达国家,幼儿园资源丰富,班上幼儿较少老师配置的略多,还有一些专职家长跟随孩子,对孩子在园的活动关注的多参与的多,因此给孩子的自由空间也多,在活动与进餐方面限制的较少。而在我们国家,目前还做不到这些,一个班3位老师30多个孩子,忙碌的家长多,教师在园里要组织好孩子的活动,是需要一套方法的。书刊杂志网站上有关“幼儿在园进餐”文章也不少,有关幼儿就餐细节的研究很多也很有价值,但比较全面的很细致的并不多;鉴于此,我们课题组拟对此课题进行一番研究。 我们都很清楚,在幼儿园里,保育常常不被重视,但它是一切的基础,是幼儿发展最基本的需要;没有良好的保育,谈不上教育,道理浅而易见;再从人最基本的需要来讲,“民以食为天”,“吃”是天大的事,谁也避免不了。那么,对于一个自理能力弱的幼儿园孩子来讲,教师怎样做,才能解决好孩子的吃饭问题呢?怎样做,才算有效地组织孩子用餐,让孩子吃饱、吃好、吃健康?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在吃的同时,养成良好卫生和文明用餐习惯呢?孩子的不好好吃饭,与什么都有关系? 在二胎政策刚刚开放的今天,幼儿园的大部分孩子还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在幼儿园里,有许多自理能力弱,吃饭不会用勺拿筷的,用手抓捏的,要人喂的,不会剥虾皮蛋皮的;有些孩子习惯不好的,如吃鱼吃肉不愿多嚼的,偏食挑食的,饭前不自觉洗手的,吃饭特慢的,浪费粮食的;还有一些是餐桌上文明礼仪不够的,如把不爱吃的夹到别人碗里的,没吃完饭碗推到一边就溜走的;不注意安全的,还有的个别吃得太快急着去盛第二碗的,等等;因吃饭问题,也造成了过瘦或过胖引起的营养性疾病,表现出动作发展不协调及自我服务能力弱等问题。 怎样才能有效的组织好用餐这一环节,从教师、幼儿、家长及膳食等多方面去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细化进餐环节,规范进餐管理,培养良好习惯,提升照顾质量,是我们本次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
|||||||||||
课题研究的 目标和步骤 |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实施步骤、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了解用餐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改进的措施,寻找适合每个年龄段的有效的组织方法。 2、查找老师在餐前、餐中及餐后的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关的改进措施,探索--实践--反思--总结。 3、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了解一些营养和健康知识,认识偏食挑食的坏处。 4、培养自我服务能力,自己端饭和饭后收拾餐具等,养成独立性; 5、学会餐桌上的文明礼仪,与小朋友一起有序排队,文明进餐,对给自己服务的老师和保育员道谢等。 6、探索影响幼儿进餐的其他因素,制定改进措施,引导幼儿用好餐点,促进其健康发展。 研究内容: 1、从教师的组织、幼儿、家长及膳食等多方面去查找影响进餐环节的因素,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打开“有效的组织好用餐这一环节”锁石的钥匙; 2、细化幼儿在园安全进餐环节的组织,规范进餐程序,培养幼儿卫生、自理、文明礼仪等良好的进餐习惯,提升照顾质量,促进孩子健康发展,是我们本次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研究假设: 1、幼儿能安全的用餐。怎样组织,才能保证每一个幼儿安全用餐?
2、每班幼儿都有良好的用餐习惯和自理能力。同样的饭菜,有的班吃得快,有的班
3、幼儿园的进餐环节,与家长与饭菜有关系。孩子的用餐习惯与家长与饭菜有无关 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2017年3-5月)学习有关文献资料, 制订研究计划。 2、第二阶段(2017年6-7月)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了解出现问题的原因。调查产生问题的原因,有目的地观察幼儿进餐环节,收集有关信息,特别是进餐前、中、后三个时间段各班幼儿的行为习惯,以照片、口头汇报、小组交流等形式,较为全面的了解全园各年龄段幼儿的进餐情况。 3、第三阶段(2017年8月-2018年3月)针对出现的问题,制订相应的实施措施在班级实践探索;根据情况及时调整不合适的方法,寻找最有效的方法。 4、第四阶段(2018年4-5月)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总结实践结果;推广有效的方法。 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谈话、问卷等方法,了解小、中、大班各年龄段、各班幼儿进餐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做出比较客观和科学的分析。 2、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幼儿餐具的使用、用餐的量及每日进餐中的表现情况,记录分析老师的组织等。 3、经验总结法:组织教师相互交流,提高保育水平。先进的成功经验推广。举办专题讲座,针对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定期不定期举办成果展示活动,如观察心得,经验介绍,扩大实验成果。 4、行动研究法:通过在日常的进餐环节中安排一些情境活动,进行幼儿行为习惯的尝试研究,根据实际教师、幼儿、家长等现状的调查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调查边研究,教师对自己采取的保育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观察---设计---探索——反思--提高--总结。 创新之处: 1、关注细节研究。比如如何餐前准备,组织孩子分组洗手,用何种方法提醒一些玩水磨蹭的孩子;端饭去、回时如何排队能安全速度地进行;教师怎样盛饭更有利于幼儿吃好等。 2、多方位查找影响幼儿有效进餐的因素。幼儿进餐与教师的行为、幼儿自身、家长及膳食的色香味的关系。 3、老师、幼儿借用视频、文字、讲解等介绍食谱,了解饭菜营养,促进幼儿食欲。 4、对挑食偏食幼儿的正确引导;关注营养性疾病幼儿,探讨进餐程序对该幼儿是否 有影响。 |
|||||||||||
课题成果的 预期和呈现 |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
1 |
2017年3-5月 |
学习有关文献资料, 制订研究计划。 |
照片 文字记录 |
阮丽芳 张菊妮 邓建敏 |
||||||||
2 |
2017年6-7月 |
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用餐情况,重点关注特殊。调查幼儿用餐不良习惯的原因。 |
问卷分析 小组讨论 |
陈曦 张菊妮 邓建敏 |
||||||||
3 |
2017年8月-2018年3月 |
采取措施调整,探索有效方法。 |
观察笔记 小组汇报 |
雷晓妮 陈曦 阮丽芳 张菊妮 邓建敏 |
||||||||
4 |
2018年4-5月 |
总结分析:展示成果,改进不足。 |
研究报告 论文 |
雷晓妮 陈曦 阮丽芳 |
||||||||
完成课题的 可行性分析 |
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幼儿园领导非常重视小课题的研究工作,研究所需资料和时间幼儿园将全力保证。
2、课题组负责人雷晓妮,具有丰富的指导教育教研经验,曾负责省级课题的研究并获奖。全面负责本课题的计划、组织及研究方向和成果总结
3、课题组成员陈曦、阮丽芳:为幼儿园保健大夫,有多年的幼儿园保健卫生管理经验。负责问题反馈与探索、调查问卷的制定及各班情况收集。 4、张菊妮、邓建敏: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有多年带班经验。负责本年龄段资料的收集。 5、以上3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3人曾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过论文并获奖; 4人均参加过课题研究,5人均在幼儿园工作5年以上,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且都工作认真负责。 本项课题研究小组5位人员,对本次研究的内容充满了兴趣与热情,将克服一切困难,细致地做好观察、记录,热切地期待能圆满地完成此项研究任务。 参考文献:
1、网站“学前云教育”:《幼儿进餐环节的细节组织》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3、《孩子不好好吃饭,妈妈怎么办》(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4、《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6、《不宜养成的饮食习惯》(中国妇女出版社)
7、《幼儿不良饮食习惯》 8、刘英《幼儿进餐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早期教育(教师版);2008年01期 |
|||||||||||
—2—
三、负责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序号 |
时间 |
成 |
著作者 |
发表、获奖或出版情况 |
级别 |
1 |
2015 |
小课题《健康快乐与幼儿自主性发展》 |
雷晓妮 |
获西安教育科学研究二等奖 |
市级 |
2 |
2013 |
教学论文《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应用》 |
张菊妮 |
获西安教育教育科学研究所三等奖 |
市级 |
3 |
|
|
|
|
|
四、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碑林区2014年度规划课题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单位承担。保证课题负责人之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完全属实,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够提供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同意承担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
|
—3—
五、课题评审意见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