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安天下种为粮先
(2022-04-21 07:48:51)
标签:
杂谈 |
自古以来,粮安天下,种为粮先。这句话,高度概括了粮食的极端重要性、种子的极端重要性。不过仅凭这8个字,恐怕你还有些漠然,但当你看到如下消息后,可能就会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了。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正遭受西方轮番制裁的俄罗斯,目前和西方又陷入“种子大战”,以德国拜耳为首的西方种子企业毫不掩饰地威胁,明年或停止对俄罗斯种子等供应。产粮大国俄罗斯尽管是全球重要的粮食出口国,但种子依然面临被西方“卡脖子”问题,给多国敲响了警钟。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安全的命门。人家在种子上卡你的脖子,这可是一剑封喉啊!你说要命不要命?
那么,这仅仅是遥远的俄罗斯的事情,与我们毫不相干吗?让我们再注意相关的消息:
“粮食”武器化正在浮现!中国种子会不会面临“卡脖子”?就中国而言,多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目前水稻、小麦、大豆等中国粮已经用上了中国种子,但还有一些农作物例如一些水果的种源仍然依赖进口。
这则消息,可以说让我们喜忧参半。喜的是,我们的主粮种子已经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已经不怕西方卡我们了;忧的是,一些水果的种子还要依赖进口,如果西方卡我们,我们将再也吃不到那些美味的水果。
这就是说,“粮食”武器化对我们没有多大的威协。之所以是这种情况,是因为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周密擘画下,我国人民较好地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他反复讲:“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一次次考察,他常常揭开贫困户家的锅盖,了解老乡吃什么;一次次调研,他深入田间地头,看庄稼长势、听农民心声;对于浪费粮食的问题,他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习总书记重视粮食安全,不光是发个号召,还抓住了要害处。一是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他说:“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二是强调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他说:“我反复思考,感到有一条必须明确,就是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又说:“只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并殷殷嘱托:“要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把这件大事抓好。”
大家不要以为“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一句空话,多少年前,有一位“经济学家”,也是一位公知人物,就公开攻击过18亿亩耕地红线。他说,中国已经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也不存在耕地保护问题,只要有市场,一切都可以解决。有了市场就不愁买不到粮食。如果对中国禁运粮食,那一定是我们自己做了天下大忌的事。
这不是要把我们整个国家往沟里带吗?如果多少年前,我们听了这位公知的话,放弃对18亿耕地的保护,粮食产量得不到保证,再如果遇上了美西方的粮食制裁——如今美西方的制裁已经不是假设了——那将是怎样的处境啊?想想真是不寒而栗呀!
看看这些消息,再看看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对“粮安天下 ,种为粮先”的理解,你还会漠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