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浅释(27)宣化上人讲述

(2025-10-09 21:08:01)
标签:

文化

教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一(24)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美国北加州万佛城宣化禅师述

菩萨戒弟子方果悟笔录 

第七门是‘宗续通别’,宗崇曰‘宗’,乃‘崇尚’之意,宗之所归即‘趣’。佛所说的教法,有权乘、实乘之分,权为短暂,实属永恒,权乘的法门多谈因果,如二乘人之专说因果,则因是宗,果是趣了;而实乘方面乃讲悟入,那么悟便是宗,入即是趣了。又如本经以阿难当机问难,佛教他回小向大,此是宗,待他从闻思修而达致极果,便是趣,故这部经,实乃通于佛道的宗趣,不若小乘经典,仅拘限于二乘的权宜教法,而未通于佛果,此为宗趣通别。 

第八门是‘说时前后’,这部经是佛在什么时候说的呢?佛说法四十九年,有教无类,循循善诱,观机对病,化导有时。但以此部经的义理因缘,却系通前达后,宗趣圆融,而致各家的疏判注释,莫衷一是。就以此部经之开示回小向大说,应在方等之期,然就波斯匿王年龄说之,彼与佛同年,经中波斯匿王曾自述行年六十又过于二等,则其时又当属般若之会了,如从多方面的经义教理看,均为引摄,导进菩提;则时维中转,教在方等,该是比较善适,至若排异强诤,这又何必呢?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第九门是‘历明传译’,历是经历,明是明白,传是传授,译是翻译,意思是将本经辗转流布的经过,说个明白。 

说起这部经的因缘,是很长远的。早于天台智者大师研诵法华而创立三观,后遇梵僧,与智者曰:‘此与天竺楞严意旨相符。’智者闻后辄向西方叩拜,冀能一观楞严的意旨,不料这么一拜便拜了十八年,而终未能得见这部楞严经。 

原来这部楞严经当时在印度是属于国宝,乃龙树菩萨到龙宫去取出来的一部经典,故视作稀世奇珍,禁传国外。本经的译者般剌密谛法师后来曾企图把它流传到外国去,尤其是具有高深文化的中国,但初次被边关官员查获,带不出来;随后他想出另一个办法,乃用最柔细的白毡,把经写好,用蜡封妥,割臂潜藏皮下,及创口平复,再携出国,俟抵中国广东省,适与被贬的丞相房融相遇,于是为房相请到寺中,翻译这部经典,此乃传译本经的一段困难经过 

如今,我们得以研读此经,实多亏这位般剌密谛法师的一番苦心,各位想想:这部经是多么的重要呢!再说,智者大师获悉天竺有此经,即虔心遥拜十八年,但终未曾一见,我们现在却不拜而遇,并且能一同读诵参研,如此因缘,又是多么的殊胜呢?希望大家珍重 

 (待续)

(本文出处:网络下载,如有不当,烦请指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5年10月09日
后一篇:2025年10月10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