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希彦《大医至简—伤寒论》评注选系列(58)

(2024-06-20 15:55:46)
标签:

文化

教育


黄儒兴整理

闻道人评注

 

所谓六经只是一个坐标体系

为什么内有实热的情况,条文里也归入太阳病呢?因为所谓六经只是一个坐标体系,人体更多的病情未必在正坐标点上,而是在坐标点之间,甚至有交错情况,就像此条所说的,津血虚脉弱,同时里面又略有实热。我们不需要去纠结六经之名,而要把六经当检索工具,我到病邪具体的坐标和性质,然后用《伤寒论》的治病原则,按照实际情况变化组方治之就可以了。此所谓不可死于句下。

【六经病有严格的界定。杂病不能归入六经病。六经是伤寒的六经,是伤寒病的坐标体系。太阴病下利和杂病下利,各有归属,但在治法上有可能相同。】

太阴病的主方是四逆汤

至此,太阴病就讲完了。太阴病的实质是人体在津血虚弱的情况下,需要从里来排解病邪的局面。治病的首要原则是建立人体能量,然后才能引能量去排解病邪。三阴病都有津血虚少的问题,所以三阴病的治疗都要以能量为先,也可谓之治从太阴。

【什么是引能量去排病?是自主功能,是本能系统。三阴病都是功能低落的问题,太阴病只要提升功能就能止利,根本没有什么病邪可排。少阴病、厥阴病和太阴病的病理机制是不同的,治从太阴也不靠谱。】

太阴病的主方是四逆汤。四逆汤里有三味药:干姜、炙甘草、生附子。干姜和炙甘草是温中化生津液的;生附子是扶阳第一药,其挽救沉衰的作用很强。生附子和干姜的区别是:生附子以走为主,通行全身,起阳救逆;干姜以守为主,温中建中,提振脾胃能量。

【不应把四逆汤拆开来说事儿,看整体。整体思想嘛,就是扶阳、回阳,提升功能。只要功能得以提升,津液自生。提振脾胃能量是什么意思呢?有点词不达意。其实只需要说提升脾胃功能即可。这属于把本能至简的东西又搞复杂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