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希彦《大医至简—伤寒论》评注选系列(35)

(2024-05-21 10:04:44)
标签:

文化

教育


黄儒兴整理

闻道人评注

 

三大临证原则

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伤寒论》的原则,三阳病,先表后里;若先下,也就是先里后表了,那就是逆治。【除去少阳病可以这样说。】如果里病紧急,比如承气汤证,那属于特殊情况,可以先下,如果先治表去发汗,也属于逆治。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下利清谷不止”,这是指虚寒腹泻,同时身疼痛有表证,应该先救里,因为这是三阴病的范畴,三阴病应该能量为先,救里就是救能量,温脾胃之阳气来化生津液。【能量到底指什么?可以指功能,也可以指物质,能量也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也具有功能。温脾胃之阳气。这不还是提升功能吗?怎么跳过它去说津液呢?】古中医是靠自身免疫力来治病的,津血功能就是自体免疫力功能的载体。【自体免疫力功能,这不还是说功能吗?】由此可见津血原则在《伤寒论》的三大临证原则(津血、病位、驱邪)中是占首要地位的。【到底是功能原则还是津血原则?】这里讲一下三大临证原则:津血原则涵盖的方法主要有建中、滋阴、扶阳、清热下热,等等,这都是救津液的方法;【三阴病首当滋阴,补充物质能量,这是津血原则。伤寒病上不是这样的。】病位原则主要就是病在表从表解,病在里从里解,病在半表半里和解;驱邪原则里的邪是什么?诸如饮、湿、痰、气、痞、瘀血、宿食、痈脓、表里寒热之类都是邪。

【临证原则应当是病性(功能)、病位(表、里、气机功能)、病势(通路方向)。气机功能没有通路,借表里为通路。】

救里用四逆汤。服了四逆汤之后,腹泻止住了,只是身疼痛了,说明病不在太阴了,应该转为太阳了,那用桂枝汤救表就可以了。

这里“急当救里”的“急”,不是紧急的意思,而是迅速的意思。三阴病本就该能量为先。【以能量这个概念取代阴阳、取代功能和物质来表述中医,很多情况下是不合适的。】后文“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是迅速的意思,有表证就该治表,没有表证紧急不紧急的。

【三阴病以能量为先,是说回阳呢还是滋阴?是提升功能呢还是补充物质?提升功能起码来说可以扭转病性,如果是滋阴、补充物质能量就贻误病机了,这样显然造成了中医理论的不严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