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希彦《大医至简—伤寒论》评注选系列(16)

(2024-04-30 08:19:43)
标签:

文化

教育


黄儒兴整理

闻道人评注

 

阳明病

关键含义:里;阳。【阳,就是功能不低落。】

阳明病主要是指肠胃有淤堵,往里排病不畅通的情况;泛指胃肠道的能量状态为阳的所有情况。根据淤堵的程度和能量状态,有以下几个主要方剂:

【能量状态为阳,就是功能不低落。何必那么绕啊?】

调胃承气汤(炙甘草、大黄、芒硝):肠实胃弱,即肠道有淤堵,而略有胃及津液的不足。故有大黄芒硝泻实,还有炙甘草建中补津液。

小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里有淤堵,未至硬结,故有大黄而无芒硝;

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厚朴、枳实):里有严重淤堵,有硬结,大黄芒硝同下。

还有一种情况,胃及胃以上的区域有热且津液虚,我们一般也将其归入阳明病,适用方剂为白虎汤(生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

主方———典型证

大承气汤——便秘或热泻、腹不按即痛、潮热、谵语、腹泻急迫而恶臭;脉实盛。

小承气汤——便秘或热泻、腹按之才痛、潮热、谵语、腹泻急迫而恶臭;脉实盛。

调胃承气汤——便秘或热泻、潮热、腹泻急迫而恶臭;脉盛而略虚。

白虎汤——怕热、大烦、渴而多饮、热汗出;脉洪大。

【以上是内部(胃肠)出现了排异反应。】

阳病有三经(太阳、少阳、阳明)。

【阳性病有三个子系统,均为功能不低落。】

如果同时具有两经或三经的证,将如何处理?

原则上人体的能量是有限的,不大可能同时支持解表又同时支持攻里。所以,如果是表里同病,因战线太长,需要先表后里。如果是太阳和少阳的合病,或少阳和阳明的合病则可以合方。

辨证原则五:表里合病,先表后里

例:脉为阳,证见发热、不汗出、喘、便秘、脉紧。在这里“发热”、“不汗出”、“喘”为表不解,“便秘”为里证。为表里同病。先表后里,处麻黄汤。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就好理解了。茶壶的盖子上的小孔如果堵住了,壶里的水是倒不出来的,我们只要把那个小孔疏通了,水自然就下来了。这里用麻黄汤就相当于去疏通那个孔,打开表气,表气一通,大便也就下来了。

先表后里的准确理解,是不可以同时用汗法(发汗)和下法(致泻)。

如果以桂枝汤为主,略加少量大黄辅助,而成桂枝加大黄汤,不造成病人明显腹泻,或桂枝汤也不是典型发汗剂,这样处理是不违背理法的。

如果三阳证同时具备,辨证原则六:三阳合病治从少阳

万变取其中。人体的能量有限,半表半里是中间区域,是表里的枢纽,枢纽疏通了,其他层面也随之而解了。

【半表半里是气机功能病位,是本能系统,是整体。它紊乱了必须先调节紊乱。少阳三禁就是这个意思。并非人体能量有限的原因。】

例:证见发热、头痛、恶风、口苦、胸满、便秘。这里有表证“恶风”,“发热”、“头痛”;也有里证的“便秘”;同时还有半表半里证的“口苦”、“胸满”。三个层面皆有,处小柴胡汤。

【这是针对气机功能紊乱的纯自主调节。】

辨证原则七:取大局原则

如果同时见两经及两经以上的证,其中一经证明显,其余经证不明显,那就直接取明显的一经来治疗。

比如:表证和里证同时具备,里证明显程度重,表证轻微,可治里。

比如:三阳合病,而太阳证明显,其余两经证轻微,可治表。

取大局原则和前面的原则不矛盾,因为取大局是在部分情况很明显或严重,而其余情况不明显或不严重的情况下才用的。

取大局原则在临证的时候非常重要,因为一般来说单纯的病少,错综复杂的病多。治病须从大处着手,大方向处理好了,小方向会随之转变;如果从小处着手,终将被大处所制。所以需要抓大放小。

【分清内外源,看清本能系统的趋势,或排异或调节,或向上向外,或向下向内,大方向不错,没大闪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