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希彦《大医至简—伤寒论》评注选系列(17)

(2024-05-01 07:58:54)
标签:

文化

教育

黄儒兴整理

闻道人评注

 

(二)三阴病证及其对应方剂

三阴病一言以蔽之:能量(津血)少,人体排解病邪呈现出消极衰退的反应。三阴的对治方法是建立能量为先。【看来作者把能量看成了物质,欠妥。建立能量就必须提升功能。】

少阴病

关键含义:表、阴。【阴,就是功能低落。】

典型证:但欲寐、汗出多、身体拘挛;脉微细。

主方:麻黄附子甘草汤(炮附子、麻黄、炙甘草)【正方是附子汤】

太阴病

关键含义:里、阴。【阴,就是功能低落。】

典型证:腹泻不止、四肢厥逆(冷过肘膝);脉沉弱。

主方:四逆汤(生附子、干姜、炙甘草)

厥阴病

关键含义:阴极阳生。【气机功能紊乱、功能低落。】

典型证:阴证的上热下寒类证。【厥阴病总纲并不是这样定义的。】

主方: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生附子、干姜、炙甘草、猪胆汁)

【厥阴病也是气机失调,当以调节为先,出现阳虚四逆用附子类。把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作为厥阴病的主方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厥阴病无方。】

辨证原则八:能量永远是第一位的

三阴病以能量为先,所以附子和干姜是最重要的药。

【作者用的能量这个概念比较新颖。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用能量来表述是合理的。如气,就是能量,代表的是功能。关于能量不足,传统中医认为有气虚过程和有阳虚过程,二者都是功能低落,但程度有区别,气虚过程用参术芪,阳虚过程用姜附。这些药物都是提升功能的,以区别于麦冬、山药这类补充能量的药物。作者以能量(津血)另立名相,反而更乱。】

主方——典型证

少阴病——麻黄附子甘草汤——绝大多数表证,如果以脉象阴为前提,都可以定义为少阴病。【应以少阴病总纲界定为准。任意发挥无益。】

太阴病——四逆汤——绝大多数里证,如果以脉象阴为前提,都可以定义为太阴病。【太阴病没有表证。】

厥阴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绝大多数半表半里证,如果以脉象阴为前提,都可以定义为厥阴病。广义上的厥阴病可以用柴胡类方剂合扶阳类药物(炮附子、干姜为主)来处理。

【厥阴病没有广义狭义之分。倒是有气虚、阳虚过程。慢性功能性疾病、大病,多属于厥阴病范畴。扶阳,扶的是功能,扶阳派就是提升功能派,不是补充物质能量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