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生白大医方药论102内源性疾病出血止血淤血方论7(淤血(肌肤甲错))
(2023-12-28 09:51:45)
标签:
文化教育 |
瘀血(肌肤甲错)
瘀血辨证:
羸瘦腹满,不能饮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下瘀血汤这个方子太好了下瘀血汤方:
大黄28克、桃仁30个、蛰虫20个去翅足,炼蜜和为丸四枚。酒 150毫升煎1丸取120毫升顿服,新血下如豚肝。
此方针对瘀血特别是生殖系统瘀血效果特别好,通路是大小便和排血。
下瘀血汤,大黄、桃仁、蛰虫;抵当汤,大黄、桃仁。大黄蛰虫丸,大黄、桃仁。都有这个主题,一个是蛰虫,一个是虻虫、水蛭,一个是蛰虫、虻虫、水蛭还有其它药,看出来了吗?一个药比一个药重,按他的服量28克的四分之一是7克,42克的三分之一是14克,唯有大黄蛰虫丸的用量非常小,非常小它的奏效就非常慢。汤剂是什么,就好像扫荡一下,势力很强,时间暂短,作用很强,有效的广谱的,这是和大黄蛰虫丸绝对的不同,一个是缓慢的、微量的,慢慢溶解。下瘀血汤在这两个方子当中,是居其中,病情比较抵当汤要缓要轻。我们在这三个方子,抵当、下瘀血、和蛰虫丸相比较,在什么病势下用蛰虫丸,什么病势下用下瘀血,什么病势下用抵当汤,这就一目了然了。
大黄、桃仁、蛰虫三味药,这个方子非常好。大黄不用说了,是个泻下的药,千万不要把大黄泻下作用局限在结肠,那就错了。大黄的泻下作用,并不是大便一个出路,至少是三个出路,大便、小便、出血。说大黄首先是这个概念,不要局限在大便上,那就会失去比大便还重两倍的东西,这是第一点。第二是桃仁,桃仁的活血,破血的作用是通血,它只有通血的能力,没有破血的能力。蛰虫是土鳖,去了腿,都是用的是雌虫,带翅的那是雄虫,雌虫不带翅,入药。蛰虫是有毒的,它有破血作用的。大家看一看,一个通血最好的,一个破血最好的,还有一个是下,向下排异最好的。三个药,各自有不同的个性,和起来成为一个破血的个性,所以叫下瘀血汤。这个方子组织的严谨,精练,效果非常好,这三味药打成粉末,炼蜜为丸。
下瘀血方子是从大便小便排血,三个通路。桂枝茯苓丸是从小便,一个通路,桂枝茯苓丸是通血、化瘀。下瘀血汤是破血,破血、下瘀血,这个区别听出来了不?下瘀血汤的受体是瘀血,是瘀驻的血,这是下瘀血汤。它必须要把这个瘀血破坏了,才能排下来,桂枝茯苓丸是瘀阻,是有一个东西拦阻了。
下瘀血汤治病太多了,这个方子太好了,你看不见用这张方子的。为什么?他们欣赏的是20多味的那种方子,什么也治那种方子。但你别忘了,什么也治的东西,其结果是什么也治不了,唯有这种方子,组织的最严谨,方剂的个性最强,效果最好。好方子用的人太少,不治病人的方子,人人用,十七八味是平常的。越是组织严谨的方子,水平越高,只有汉代人作品是这样,如果非要往下延伸,(就)到唐代,再以后不见。今天这类方子会重新出现。
大黄蛰虫丸组方不像仲景风格,大黄蛰虫丸方:
大黄42克、黄芩28g、甘草42g、桃仁1升、杏仁1升、芍药56g、地黄140g、干漆14g、蝱虫1升、水蛭百个、蛴螬1升、蟅虫半升,末之,炼蜜为丸小豆大,汤饮服五丸日二服。
中医有句话,凡蕴诸中者,必形诸外。这是不能错的。就是说凡是蕴藏在内部的必然会在外部表现出来。内部瘀血的外部表现就是刚才说的羸瘦、腹满,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看一看这张方子,大黄、桃仁、地黄、虻虫、水蛭、蛴螬、蛰虫,都是活血、破血的,尤其这几个虫药都是有毒的,都是作用在血液里头的,有破凝血的,芍药甘草,有舒张血管的意思,黄芩有清热的意思。如果这个人要是没热,可以不用黄芩。杏仁有滑肠的作用,我看杏仁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肺部的排异作用。如果没有肺部的症状,杏仁可以不用,没有热黄芩可以不用,干漆也是破血的。通血、活血、化瘀、破血这几个方法的称谓有所不同,就是它对于瘀血的化解能力是不同的。一般破血都是用猛药,活血的药要平缓。
干漆是什么?干漆,现在的漆是合成的,以前的漆是一种漆树,是树脂,是漆树砍破以后流出来的,叫漆,这个漆是有毒的,漆中毒全身和疮一样溃疡,全身溃疡。这个干漆就是漆树流出来的树脂,干燥了叫干漆,干漆是不能用的,如果要用,一定要炒,出烟,炒成活性炭一样才能用,也是破血的东西,叫干漆炭。它这个干漆一定是炒的,因为生漆是不能用的,生漆要吃了能把肠子弄烂了,肠子,一条肠子长溃疡,那很快穿孔就死了。生漆是不能吃的,这干漆,都是破血凝的。虻虫、水蛭、蛰虫、蛴螬,甭说都是破血的药,这个方子是不是张仲景的,不敢说,不敢肯定,我说不是,拿不出有力的根据来。说是,老看着它别扭,张仲景用药不是这个风格,这么微量的药他不是这么用法,这大黄蛰虫丸不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