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生白大医方药论34外源性疾病疫病方论5(警惕温病过程中真热假寒)
(2023-10-08 17:19:18)
标签:
文化教育 |
真热假寒与真寒假热并不少见
不是一张方子,而是这一种智慧,这一种态度,这一种认真,负责任。再说个热型,是伤寒论上的。不是伤寒论仅有的,在临床上是能看到的。张仲景的原话这么说:病人身大热,反欲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病有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是寒在皮肤热在骨髓。这么两个,这个病人体温是高的,发热,但并不喜欢凉爽,反要多加衣多加被,这一个张仲景说,是皮肤表面上热的现象,大寒是在内部。一个是身大寒,体温非常的低,可是给盖衣服盖被子,他都要去掉。这一个是寒在皮肤热在骨髓,表面上是一个寒的现象,内部是大热的。骨髓不要看成是骨头里的髓质,要知道是它的内部。
这两种不是很少见。什么原因呢?大家知道物极必反,跟物极必反一个意义的阳极似阴。不知道你注意了没有。你看一到冬至,天气到最冷最冷的时刻,这时候春天的温暖开始发生萌芽。阳在增长,逐渐增长,阴在逐渐消退。这是个循环往复大自然的现象。白天和黑夜,它是从半夜逐渐开始,太阳出来,向上走,到了六点,开始到地平线,到了中午,逐渐的下落。也是一个阴阳的衔接的循环,阳极阴生,阴极阳生。
真热假寒病势:伤津致内热不外传
在病理上也这样,为什么身大热反欲近衣,身大寒反不欲近衣?先说身大寒。这儿是一句话,那是一个过程,从哪儿走到这,你只是在个过程中看到的一个现象。比如,热型传染病,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从生病到死。发烧,发烧退烧,退烧还烧,还退,还烧,越烧越高,那就是感冒,流行性感冒,退烧,肺炎,肺炎还退烧,肺感染,还退烧,烧39,40,41度还往上走。忽然,体温低落了,35度了,一摸凉了,也不睁眼,也不张嘴,也不说话,昏迷了,脉摸不着了。
如果有经验的,仔细地摸脉,在深层,有一个很细象一个琴弦一样,跳得非常快,还在跳,内部热极了。突然,神经中枢就抑制了,因为长期地发烧,体液丧失得很多,血液相对的减少了,没有能力把内部的热传出来,体表组织也没有能力再进行有效的基础代谢。这种状态。表面皮肤是寒冷的,内部是大热的。
真热假寒津枯肉脱是死证
真热假寒服药后必发烧
真寒假热是功能衰竭的死证
真寒假热也是这个样子,有个前头的过程,脉沉细但欲寐,已经进入循环衰竭,加上大便,下痢,日数十行,完谷不化,也不消化,一天十次二十次的拉屎,不吃东西,循环衰弱内部功能低落到这种程度,突然发烧,脸发红,身体由35度到38度,这是病人身大热,身大热寒在骨髓,其实内部是寒的,功能是衰竭的,这个能好的太少了,就是四逆汤,通脉四逆汤。附子干姜人参这一类的药。这是两个热型。
“真热假寒”的成因包括:温病退烧,便秘或心下痞误治,肠炎误治;“真寒假热”的成因是三阴病(少阴太阴厥阴)循环衰竭后的回光返照。治疗思路是寻根溯源疾病全过程并谨慎辨证确定成因后,治疗成因疾病即可。
对于温病退烧造成的真热假寒,郭老在文中使用化裁清瘟败毒饮、安宫牛黄丸、至宝丹治疗。
清瘟败毒饮原方为:石膏、生地、犀牛角、黄连、栀子、丹皮、黄芩、赤芍、玄参、知母、连翘、桔梗、甘草、淡竹叶(14味)这是由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三张方子组成的。石膏、生地、黄连三味药的变化分大、中、小三个剂量。
郭老化裁的方意是透表排异、清热解毒为主兼顾活血。清瘟败毒饮化裁方,凡是烈性传染病属于透表排异的,都可以用。
根据郭老的讲解组方如下:
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蒡子30克、大青叶20克、石膏50克、知母30克、黄芩20克、地骨皮20克、栀子20克、牡丹皮35克、紫草20克、甘草15克、水牛角20克
便秘或心下痞误治造成的“真热假寒”可用化裁三黄泻心汤治疗:
大黄10克、黄芩30克、黄连20克(打碎)。以上药物用开水浸泡1小时,浸泡期间搅拌数次取汁,成人分两次服用,少儿酌减。
肠炎误治造成的“真热假寒”可用化裁葛根芩连汤治疗:
葛根50克、黄芩35克、黄连30克(打碎)、白芍30克、甘草15克。成人分两次服用,少儿酌减。
三阴病循环衰竭造成的“真寒假热”可用化裁通脉四逆汤治疗:
附子大者1枚生用(郭生白常用量10克左右)、干姜42克、甘草28克。成人分两次服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