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厥阴病证治分享22(阴阳易病差后劳复3)
(2023-08-21 17:36:01)
标签:
文化教育 |
6.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本条在原著第397条。师说,伤寒病解之后身体虚弱消瘦,气不足以息,气逆欲吐,身体烦渴,乃病后余热不清之证,宜竹叶石膏治疗。此证若无身热烦渴则竹叶石膏则为无的放矢。在临床中若无身热心烦口渴而只条文中症状,可去石膏。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2把
石膏224克 粳米100毫升
人参42克 麦冬200毫升
半夏100毫升
甘草28克
上七味,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200毫升,日三服。
注:竹叶除烦利小便,石膏治身热烦渴,人参补元气生脉、生津,麦冬生津止呕治虚羸少气,半夏降逆止呕,甘草粳米和中养津液。本方是伤寒恢复期中治虚羸短气身热烦渴之剂。
7.伤寒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本条在原著第398条。“脉已解”即病已解。“日暮微烦”就是下午五点钟时,微有发热心烦。这是因为病初差胃气尚弱,若勉强多食则消化不良,宿食发热心烦。症状轻微的可节俭饮食则愈。重者可与大柴胡汤。(《伤寒论》已全部讲完,下次开始我们做个总结,望智者提宝贵意见!)
(此处所讲的内容,主要来源于本人恩师郭生白大医所著的《伤寒六经求真》,根据本书产权代表的声明,书中内容可以用于公益传播,如果从事营利性活动应当经授权,本人传播的中医知识,纯属公益,不带任何盈利性,目的是:把大德们的临床经验传播给大家,让大家有病自己治,免受庸医危害。由于水平有限,阐述的内容肯定有不到之处,恳望智者、大德指导、指教,末学将不胜感激!)
后一篇:《伤寒论》六经总结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