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厥阴病证治分享5(厥阴病纲领1)
(2023-08-01 16:42:24)
1.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本条在原著第326条。本条是厥阴病的提纲,为厥阴病理界说。凡伤寒见此证即是厥阴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热疼,饥而不欲食四证见概说。
提纲中“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不是仲景文字,是后人所加。蛔虫并不是人人都有,吐不吐蛔虫,和伤寒无直接联系,不能作为病理界说。下之利不止是药物伤害,不能作为病理界说。从仲景的厥阴界说——伤寒气机病的阴性过程来看,“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必不是仲景原文。
提纲中的四证是四个单独存在的病理过程,并非并发于同一过程中。在少阳篇中有“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这是气机病位的特殊性质,厥阴与少阳是同一气机病位,所以也表现这一性质。厥阴病并非过去说的阴阳错杂,上热下寒之症候。
2.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本条在原著第327条。郭老认为:本条既不说症状又与提纲界说不相符,只以脉浮与不浮来决断愈与不愈,理不可解。旧注随文作解不可取。这是别派医家附入的言论。
3.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本条在原著第328条。六经病皆有此一条,郭老认为可能是别派言论。
4.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本条在原著第329条。厥阴消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不可恣意饮用则是,但说少少与之愈则不是。
以上这四条,有三条郭老认为无理,他认为不是仲景之意。(待续)
(此处所讲的内容,主要来源于本人恩师郭生白大医所著的《伤寒六经求真》,根据本书产权代表的声明,书中内容可以用于公益传播,如果从事营利性活动应当经授权,本人传播的中医知识,纯属公益,不带任何盈利性,目的是:把大德们的临床经验传播给大家,让大家有病自己治,免受庸医危害。由于水平有限,阐述的内容肯定有不到之处,恳望智者、大德指导、指教,末学将不胜感激!)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