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辨阳明脉证治分享4(阳明病纲领)
(2022-11-25 22:32:00)
标签:
文化教育 |
本章收录二十七条,为阳明病辨证与治疗的理论部分。不过里面也有古代其他医家的言论,郭老一并归于本章加以讨论。
4.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烦躁实,大便难是也。
本条在原著第179条。郭老讲:本条不是仲景文字。原因:一是设为问答,文字烦冗;二是已在提纲中神明阳明病为“胃家实”,仲景不会再出许多名义。何况此条辞旨浅陋,对于辨证治疗无裨益。“胃家实”之定义符合阳明病各阶段证候的病理特征。阳明病由太阳传变而来的最多,太阳初传阳明身热恶热汗出而渴,成里热之势,;不愈,进一步发展则发潮热谵语腹满大变硬而成下夺之势。与临床中完全一致。郭老讲:此条无可取之处。
5.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
本条在原著第181条。郭老讲:此条也不是仲景文字,词义浅薄。太阳病失治,误治都可以传变阳明。而内实大便难不能作阳明病。如果内实大便难之外无其他证,应为太阳病愈后的便秘。若加之发热汗出心烦等症方为阳明,才能看成是阳明。
不更衣即不大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