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辨阳明脉证治分享3(阳明病纲领)
(2022-11-23 22:43:26)
标签:
文化教育 |
本章收录二十七条,为阳明病辨证与治疗的理论部分。不过里面也有古代其他医家的言论,郭老一并归于本章加以讨论。
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本条在原著第182条。郭老讲:仲景文字言简意赅,从无烦冗字句。他讲:此条设问,不类仲景文法。也就是说,和仲景医圣的文法不相似。虽然如此,但此条有可取法理。三阳病本各有特殊热型,如太阳病为发热恶寒,少阳病为往来寒热,阳明病发热恶热。师说:这里特出一条阳明外证,与辩证不无益处。
阳明病发热恶热,汗自出是其病理所决定的。阳明病是伤寒在胃肠的阳性抗御过程。胃肠居腹腔中,在抗御过程里,由于胃肠功能异常亢进、代谢增高所产生高热,经由循环传到体表组织来进行调节。机能健全的体表组织一是以温差散热,再就是以排汗来放散体温。所以身热汗自出。从温差意义来说,若室温与体温相差较小,温差散热成为困难,意识中枢的反应:欲去衣被而喜凉。这是阳明病理发热恶热的粗浅机理。
3.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本条在原著第186条。师说:此条非仲景文字。陆渊雷先生说:“乃热论家言。”少阳篇有:“伤寒三日少阳脉小”,可以互相印证。阳明大多由太阳传变而来,并无一定的日数规律,同时阳明的脉象为浮大洪滑数弦皆有,并非是像太阳脉必浮,少阳脉弦细一样,有定型。师说:由此知此条非仲景文字。这也不是仲景的文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