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之《老子》治要下经《德经》学习分享(28)
(2022-06-09 15:39:22)
标签:
文化教育 |
【原文】《老子》: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是以圣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白话】大江大海之所以能汇集山川河流,让众流归于自己,是因为他始终处在众流的下面。因此,圣人知道想要统率人民,一定要在像江海一样,谦卑待人;想要领先他人作表率,一定要礼让优先,把自身的利益放在最后。因此,圣人处在上位做统帅,人们并不觉得受累;处在众人之前,人们也不觉得有什么妨害。
【解读】这段话,告诉我们谦德、卑下的重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时讲“男尊女卑”,根本不是对女性的不尊重,相反是极其尊敬,能有这样品德的的人,能不让人尊重吗?相反是如今,那是对女同胞的尊重吗?大家可以去仔细体会体会,写在纸上的尊重,已经是很不尊重了!《了凡四训》专门讲了“谦德之效”,其讲到:“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这种现象实在太多了,有谁去认真思考过其中之道!“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况谦则受教育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袁了凡先生认为谦德,是既重要,又容易,何乐而不为呢?大德们所讲的,无不是真实之语。下面我们看看,《群书治要》如何讲?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群书治要》讲:“江海以卑下故,众流归之,若民归就王者。”江海汇集众流归于己,就是因为其处在卑下的地位,众流所归就如同民众回归君王一样。“是以圣人欲上人”,《群书治要》讲:“欲在民之上也。”“必以言下之”,《群书治要》讲:“法江海,处谦虚。”“欲先民”,《群书治要》讲:“欲在民之前也。”“必以身后之”,《群书治要》讲:“先人而后己也。”“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群书治要》讲:“圣人在上为主,不以尊贵虐下,故民戴仰,不以为重也。”“处前而民不害”,《群书治要》讲:“圣人在民前,不以光明蔽后,亲之若父母,无有欲害之者。”这几段话,并不难懂,大家可以看看,圣人是如何教我们,处世为人的,如何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关系。很值得我们去好好体悟!不过末学暗昧愚钝,没有那么大的智慧和德行,很难讲的透彻、通达!
(本文采用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群书治要》线装本原文,主要参考了南怀瑾老师的《老子他说》和杨永胜主编的《国学经典大全集》。由于学识浅陋,见闻浅薄,加之自身的愚钝,不到之处肯定很多,恳请您批评教诲,多多指教,将不胜感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