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辨太阳脉证27(太阳病理阶段的继发症)
(2022-05-25 15:33:00)
标签:
文化教育 |
郭老把太阳病理阶段的继发症,单独列为一章,便于我们学习、区分太阳病和继发症,这种继发性杂病,由于病因的不同,发展规律和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他们之间又有联系。郭老讲:“伤寒六经,以提纲为界说,区分了伤寒与继发性杂病。伤寒与继发性杂病,历代医家皆未能于病理上加以区分,甚至多以杂病为伤寒的。这便使得伤寒理法混乱不清,不能认识伤寒六经辩证法的本质。”郭老以仲景六经界说为依据,从病理、病位、病性、病势的整体辨证观点来看伤寒过程与继发性杂病,则明如观火,一目了然。他老人家,把继发性杂病从伤寒中析出来,令立一章分别讨论。郭老把太阳病理过程中继发症总结为十二种。下面我们按照郭老整理的线索进行介绍、学习,分享给大家。
一、悸气
1、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本条在原著第64条。末学把条文在原著中的位置标出来,便于大家对照,学习。郭老这次整理的《伤寒论》是可以拿来用的,是能直接用来治病的,非纸上谈兵。为了便于临床应用,末学把郭老在实践中的习惯用药量也分享给大家,郭老经常告诉弟子,要在临床中形成自己的有效安全用药量。《伤寒论》是一部方法系统,我们一定要在临床学会应用,解决遇到的病痛,这是目的。
心悸就是自己感觉心脏跳动不安。原因是,发汗过多,汗为心之源,夺汗者无血,心脏为了加强血液循环,起代偿性搏动。叉手自冒心是人的一种状态。因这种病人按着心脏部位,以图心安。心脏部位,“咚咚”跳,很不舒服。此证发生在太阳病表解后,汗出过多而造成。并非是心脏病。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56克 甘草28克
上二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顿服。
郭老化裁的甘草汤方:
桂枝50克、甘草25克。一般煮后顿服或两次服。
桂枝,辛温味甘,补中益气,温经通脉。甘草通经脉而利血气、缓急,所谓缓急就是有镇静神经末梢的作用。桂枝用56克,是仲景用桂枝的最大量。
大家别小看了这两味药,效果很好,这个药方末学用过,很有效。甚至,把这两味药拿来泡茶喝,都起作用。
(此处所讲的内容,主要来源于本人恩师郭生白大医所著的《伤寒六经求真》,根据本书产权代表的声明,书中内容可以用于公益传播,如果从事营利性活动应当经授权,本人传播的中医知识,纯属公益,不带任何盈利性,目的是:把大德们的临床经验传播给大家,让大家有病自己治,免受庸医危害。由于水平有限,阐述的内容肯定有不到之处,恳望智者、大德指导、指教,末学将不胜感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