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之《老子》治要下经《德经》学习分享(19)
(2022-04-28 16:00:55)
标签:
文化教育 |
【原文】《老子》: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也,不善之人之所保,故为天下贵。
【白话】所谓道,天地万物之奥妙所在,真正懂得善德之道的人,他们把“道”像宝物一样作为一生的追求,依道而行;大道无亲,不善者仍然离不开大道的保护,因此,大道至理是天下最尊贵的。
【解读】中国文化的智慧可谓奥妙无穷,讲的是宇宙的本源,修道所要找的,就是这个,悟到了就得道、成仙、成佛、成菩萨。但是,道又是摸不着,看不见的,却又时时不离我们,成就天地万物,成就宇宙的一切,多么的神妙!世间一切事物,有名也好,无名也好,他都有它自身的道,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现在看来多少有点明白的意思,宇宙万物刚开始并没有名字,人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为了区分不同事物,而起了名字,像母亲叫孩子名字一样。名字没有实际意义,就是名字而已,这一点,我们应该认识到,不要去执着。特别是如今的我们,更应该好好思考这个道理。郭生白大医讲:治病不要违背自然规律,不要违背道,这是中医的智慧。下面我们看看,《群书治要》如何讲?
大家可能发现,末学没有把《群书治要》的全部内容讲出来,这是因为末学悟性不高,分享这些东西,目的是为了引导大家,莫忘了祖宗留下的东西,这是我们的根!自己知道自己的水有多深,没有那么大的智慧,留给来者更好的解读。末学只想做个引导者,让大家知道,我们有祖宗留下的好东西!
“道者,万物之奥”,《群书治要》讲:“奥,藏也。道为万物之藏,无所不容。”《群书治要》讲到,万物的奥妙都隐藏在道中,任何事物无不是道的产物。“善人之宝也”,《群书治要》讲:“善人以道为身宝,不敢违。”善人一生追求的依道而行,把其作为自身的宝物,一刻也不敢有违,那才叫真正的善,大善。“不善人之所保”,《群书治要》讲:“道者,不善人之所保依也,遭患逢急,犹知自悔卑下。”就是说,道不仅救好人,也救坏人,通过让坏人改过自新,悔悟己过,让他们知道自己并非高高在上的,可以为所欲为的。“故为天下贵”,《群书治要》讲:“无不覆济,恬然无为,故可为天下贵。”“道”,就是起个名,末学认为就是人自性本有的,也就是佛家讲的:“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本性自有的东西,众生皆具的东西。实质上,在现世中,就是让我们学会奉献,多为社会、为大众、为国家、为人类做有益的事情,不做贻害大众之事。这也是天地之道,示现我们的!
(本文采用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群书治要》线装本原文,主要参考了南怀瑾老师的《老子他说》和杨永胜主编的《国学经典大全集》。由于学识浅陋,见闻浅薄,加之自身的愚钝,不到之处肯定很多,恳请您批评教诲,多多指教,将不胜感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