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漫谈政通人和的道理
(2022-03-21 09:14:30)
标签:
文化教育 |
这一章,是老子继续引申前一章所说的道理。在文字上,似乎非常容易了解,看来没有什么冷僻深奥的语言词汇。但是,如果仅从文章的辞句,做文义上的诠释,所谓“依文解义”,那就很容易被文字导入歧途,产生错误的理解,与《老子》的原理就相左了。
这一章的主旨,仍然是无为而治的思想,代表了道家文化重要的政治理念。
“其政闷闷”,“闷闷”这两个字,是一个形容词,依现代文学的常用释义,如苦闷、烦闷、纳闷、心中发闷等等。用这个“闷”字的含义来解释。“其政”,就是政治弄到闷闷的地步了,这有多么差劲!
倘使我们这样来诠释,那就是我刚才说的“依文解义”,容易误入歧途了。在这里,“闷闷”的意思,应该是现代白话所说的温吞吞的,温温的,温和老实的,而不是笨;凡事都是平和、慢慢渐进的,不玩弄聪明,不耍花招。所以“其民淳淳”,老百姓都纯朴安分。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这两句话所说的,我们不必要去从历史里找诠释,以目前的情形来看,就可以明白。世界上有些国家,对于老百姓的事都“察察”,察看得很清楚,百姓不但没有行动自由,连他乡旅行也在为政者的控制之中。家中来了一个客人,谈了些什么话,行政当局都知道;家人父子相互监视,家中吃了一只鸡,一碗肉,也会被闻香队嗅到而被斗争,没有一处不观察到的。这就是“其政察察”,而结果是“其民缺缺”。在这样的社会国家中,人民既缺德,也缺钱,更缺知识,贫困到极点。于是,可以用这两句话,和前面的“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做一个对照来说明,再引用历史上的事迹,来做具体的说明。
汉朝著名的盛世——儒家称道的文景之治,汉文帝与汉景帝刘恒、刘启两父子。这两位帝王,当时以老子的思想作为政治哲学的最高指导原则。汉文帝自己个人的厚朴,就是受了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原则的启发。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刑罚自然而然地停顿下来,不必施刑,监狱几乎完全空了,狱中没有犯罪的人,政治清明到了如此程度。“其民淳淳”,所谓“淳淳”,意指百姓们不大喜欢外务,不管外面的事,所以社会安定,也无外务需要去管,大家都过得很安详了。
宋太祖的理想和作风
第二件显著的史迹是在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在位十六年,传位他的弟弟赵光义为宋太宗。太宗在位二十二年,他们兄弟在位三十八年的政绩,非常可观。
宋朝立国之前,南唐五代相侵,经过了约八十多年的长期战乱,国家到了民穷财尽的地步。赵匡胤登了帝位,以儒家而近于道家的政治思想治国,经过了二三十年的经营,首都开封的百里内外,老百姓家中挂窗帘的帘构都是金银铸造的,国家太富有了。当赵光义接了帝位以后,打开国库,发现财富之丰,为之吃惊。他笑说:“我哥哥好笨,如许财富,没有利用,也未享受。”其实,是他忘记了一件事,就是赵匡胤的伟大治国理念。
对于赵匡胤的伟大思想,研究历史的学人是应该特别注意的。宋朝以后的一般史评家,往往批评宋太祖并未完全统一天下,宋朝自始以来只拥有半壁江山。因为他领军平定黄河以南地区以后,南方云南蒙舍这一带,宋朝的政治力量都未达到。云南有个南诏国,原来共有六诏,为少数民族的部落。在唐代时,最南的南诏,并吞了蒙会等其他的五诏而为南诏国,就是后来的大理国,后为段家所有,在西南称王数百年之久。其政治、文化,几可与中原抗衡。
在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当时有位将领献上地图,请求进兵。宋太祖与宰相正在商量的时候,太祖拿起五斧一挥,在地图上一划,就把半个中国切开了,暂时不管北方,不用兵去攻打。
赵匡胤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他的见识不同,他有他的苦衷,也可以说是一片仁心,欲行仁道;看见天下动乱了这么久,社会上民穷财尽,不想再用兵了,而打算累积财富,用钱将燕云十六州买过来。所以他才拼命节省,储蓄了满库的金银财宝。这是宋朝开国之初的一个秘密政策,研究历史的学人往往忘记这一点,而对宋代做不公正的批评。
宋太祖这一做法,可以说是做到了“其政闷闷”的境界,所以“其民淳淳”。我们到故宫博物院,看得到一幅著名的古画《清明上河图》,图中所描写的,就是宋朝在清明节的时候,首都开封的居民,出城沿着河水到郊外去扫墓踏青的盛况。古代的踏青,就是我们现在的郊游,到郊外去做休闲活动。从图上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太平,生活的安详、富庶、自由的情况。
在更近的历史,像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这三朝的时代,一百多年之中,也差不多做到了“其政闷闷,其民淳淳”的境况。当时人民的生活,正如那诗人所吟的“长日唯消一局棋”的境界。因为日子过得休闲自在,无烦无恼无事,便觉得日子过得很慢,漫漫长日唯有下一盘棋打发了。在真正悠哉游哉的日子里,承平之世的一些世家公子也说:“不为无聊之事,何以度此有涯之生。”如果不找些无聊的事去做做,这漫长的日子实在打发不了。所以各种休闲的活动就多了,像《红楼梦》中的描写,那些公子小姐们的生活,连吃一顿饺子,也要想各种花样去制作,以消磨时间,真是“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经验,也曾享受过几年太平或假太平的日子,到了夏天,乘凉、看书、喝茶、吃几次点心,觉得一个暑假太长太长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