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群书治要》之《老子》治要下经《德经》学习分享(10)

(2022-03-18 10:47:49)
标签:

文化

教育

【原文】《老子》: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白话】不断减损自身的情欲,以致使自身达到清净无欲的状态,从而使自性的本能显示出来,达到天人合一,就可以无所不为无所不能。真正被普天之下认可的,是以道获得民心,非以劳烦民众来治理,如果以此来治理天下,不能真正使天下大治。

【解读】这里讲的是大智慧,顺应人的性德,德和人心,让天下归一的大智慧。末学认为,这里讲的和六祖开悟后讲的五句话差不多:“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生灭;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末学没有这样的智慧,达不到那样的高度,自然也体会不到更深的奥妙。不过我们可以体悟,那些千古以来流传至今的圣者,他们所走的正是这样的路,他们所为的才是真正的大业。下面看看《群书治要》如何理解?

“损之又损”,《群书治要》讲:“损情欲,又损之,所以渐去之。”这里告诉我们,不断减损自己情感、欲望,减了又减,逐渐去掉自身的情欲。这时候,自己的性德就显现出来了,实是修行之道,是去除烦恼,获得真自在的大法。“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群书治要》讲:“情欲断绝,德与道合,则无所不施,无所不为。”道之所成也。实质上这里讲的,是大道至简,不让我们把本来极其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我们如今人常犯的错误,正好相反,把本来很简单的事情,搞得乱七八糟,还自认为自己有能耐,很是悲哀!这些智慧很值得我们去好好思考,并应用于生活、工作之中,以道引领,成就良俗,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天下祥和基础。切不可背道而驰,违背大自然,必受惩罚!

(本文采用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群书治要》线装本原文,主要参考了南怀瑾老师的《老子他说》和杨永胜主编的《国学经典大全集》。由于学识浅陋,见闻浅薄,加之自身的愚钝,不到之处肯定很多,恳请您批评教诲,多多指教,将不胜感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