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年级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
(2018-10-30 15:02:43)
标签:
教育 |
浅谈二年级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应该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切实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科的后继学习,乃至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在基础数学以及高等数学中都占有相当大分量的地位。
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喜欢“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他们的思维大多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数学的抽象性对于许多学生而言都极为难懂,那要怎样才能把数学的抽象变得具体一点,降低小朋友们学习的难度呢?这就离不开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了。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赋诗:“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切莫忘,几何代数流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那我们又该如何在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呢?
比如二年级数学上册《有多少块糖》中,在一年级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几个几个地数的简便性,学习每堆有几个,有几堆,是几个几相加。在数一数活动中,学生拿起小棒(代替糖果)数一数,之后又在巩固练习中动手圈一圈,数一数,借助图形,形象具体地找出物体的数量,并能够用几个几相加得到多少来描述它。动手操作实践是学生获得知识的直接来源,学生们收获知识后又要学会将其运用于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乘法就是其目的。众所周知,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运算,因此该课《有多少块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学生能够从图中发现每堆物品个数相同时,脑中就能迅速得出这是几个几相加便为接下来的学习乘法进行运算埋下了良好铺垫。
在二年级数学中,不仅要求学生要能从图形等情境中提炼出数学痕迹,而且要求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比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3×5,让学生自由选取一种或两种喜欢的方式来表示3×5,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是否理解了乘法,还是只是单纯地机械式记忆几个几相加就是几乘几。因此“数”与“形”两者形影不离,在学习乘法时尤为重要。比如问题3张5元是几元,部分学生会列算式3+5=8(元),如果该生在纸上用长方形表示人民币,并在上面写上5元,那么该生会很清晰地明白该如何解题,而不是无从下手。乘法如此,除法也可如此。由此我们可知,“数”与“形”相结合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