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结题报告:《大班幼儿户外活动中一物多玩的对策研究》
(2017-12-30 12:53:03)| 分类: 课题结题报告 |
《大班幼儿户外活动中一物多玩的对策研究》结题报告
盐城市大丰区大中镇中心幼儿园城南分园
一、
“玩”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年龄特征当中最突出的表现。户外游戏活动对于幼儿更是充满了吸引力,是幼儿园教育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来发展基本动作,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个性品质,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如果想顺利地完成体育的目标和任务,那就与体育器械的配置、使用是息息相关的。而现在的幼儿园在体育器械的配置利用方面,是一个很薄弱或者是忽视的一个环节。
幼儿园户外大型体育器械呈模式化设施,以传统的户外活动器具为主,其活动材料单一,玩法也单一,可操作性较差,影响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因此,我园对体育器材的配备及使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我们经常使用小器械,皮球、呼啦圈等的运用只停留在简单上,所以幼儿很快的也就没有了兴趣。因此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自制体育器械和合理的运用这小器械,深挖不同的玩法。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具、玩具。”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会从多个方面着手为大班幼儿提供更多丰富有趣的体育器械,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的提供器械,不断增强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幼儿园的体育器械运用是一个常新的研究话题,在实际的操作运用也是非常实用的。经过研究了很长时间,但得到信息量确实不大,只是一些零散的为数不多的经验,因为我们缺乏一些实际的操作经验和相对的系统理论的提升,并且在教育教学中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所以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去更新。自制的体育器械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时代性。所以我认为研究这样的课题是很有价值的。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辽宁省朝阳幼儿园课题组2004年9月在课题《因地制宜,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提出:优化户外体育活动器械以及材料,因地制宜,为幼儿选择合适的体育器材。
上海市南汇区泥城镇中心幼儿园黄萍
浙江省金华市南滨幼儿园2007年9月在课题《自制体育器械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提出:通过使用自制器械,积极引导幼儿探索器械的玩法,精心设计多变的户外体育活动。
江苏省江阴市长山中心幼儿园陆丽红2007年12月在课题《合理投放区域材料,提高幼儿运动能力》中提出:注重材料投放的目的性、层次性、可创造性。通过研究,幼儿在体质、运动能力都有很大的发展。
广化幼儿园周悦、左娜、费丽洁2005年9月在课题《幼儿体育活动器材的合理使用》中提出:发现球类游戏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拍、运、抛接、反弹等,幼儿对球类游戏的兴趣始终浓厚,能培养合作精神。综上所述,以上课题有许多不足:各年龄班材料的衔接问题,材料提供的适时性问题上有待研究。鼓励幼儿对器材的创新玩法,评估幼儿的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自制的器具和小器械,可一物多玩,趣味性更强,而且可以灵活变换活动方式,不断更新体育活动材料,更以激起幼儿的参与性与主动性。
三、课题的界定和假设
(一)课题的界定
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教师一般采用直接指导的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活动,它有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实施各种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
一物多玩:从同一种玩器具出发,变幻出各种各样的新玩法、新创意,它所体现在孩子身上最大的好处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显像的,无疑是培养了幼儿热爱户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创造性。
(二)课题的假设
1、一物多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当一种活动器械被开发出不同的玩法,即便是成人、教师,兴趣都是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主宰着幼儿的意愿,热衷于不同的“玩”所带来的新鲜感。孩子们在不断的变幻中尽情地享受着自己的快乐,也让多种技能在不知不觉中同时得到锻炼。
2、一物多玩引发幼儿对玩进行主动探索。
孩子们在玩近程中发现问题之后通过自己动手实践与探索,将同一种器械的同一种玩法开发得更好玩更新奇,成功的喜悦感和自豪感自然而然地加入到游戏中,让玩变得更丰富更生动。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1、调查和分析大班幼儿在运动中使用器械的情况。
3、初步形成大班幼儿运用小器械的教学模式。
(二)研究的内容
1、大班幼儿在运动中使用器械的情况研究。
课题小组在研究时对大班幼儿进行了一个初步调查,幼儿存在于哪些问题,我们就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2、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小器械的研究。
大班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想法有一定的不同,他们好奇、好问、好学,所以在器械的选择上会选择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探索性。
3、教师指导幼儿运用器械的方法研究。
我们教师要明确观点,而这个观点就是“物尽其用,一物多玩”。我们要创造更多丰富多彩的器械,玩出许多新玩法。
4、大班幼儿小器械运用的模式研究。
我们要根据幼儿各年龄特点制定体育活动,并且利用实际水平来玩器械。不同的器械,设置不同的难度;同样的器械,设置不同的难度;不同的器械就有不同的新玩法。
五、课题研究方法
我们选择大(二)班全体幼儿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根据幼儿的反馈进行比较、分析,为策略抉择提供依据。在各个不同的阶段,运用经验总结法,对本课题的教育实践进行分析概括,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做到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调查法:深入班级,深入幼儿个体,就幼儿户外活动中小器械运用情况进行调查,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进行缜密分析,找准问题所在,明确研究方案。
2、行动练习法:以实践作为研究的起点,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采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行动研究,从而不断探索出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一系列教育方法的研究策略。
3、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幼儿在户外活动中个案的跟踪观察、分析,采取适宜的教育措施,使其个体得到和谐发展。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验教育过程的回顾、反思、总结,将教育措施、教育观察、教育效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2月—2017年3月)
1、成立课题小组,收集一定的资料进行调查,发现大班幼儿在运用器械中存在的问题;
2、制定研究方案,完成立项申报。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7年4月—2017年10月)
1、我们要根据大班幼儿感兴趣的方面,去选择器械运用;
2、设定一定活动内容,让幼儿去思考选择怎样的方法与途径,根据幼儿体验的情况再来分析和评价;
3、可以根据结果调整教学活动和户外活动的方向,我们应该为幼儿不断提供丰富的自制玩具,让幼儿在运用这些器械的时候能得到一定的成效;
4、积极不断实践,努力帮助幼儿在运用这些小器械时提供一定的帮助。
(三)第三阶段:结题汇报阶段(2017年11月—2017年12月)
班幼儿户外活动中一物多玩的教学模式”;
2、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1、我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活动,在大中镇幼儿园共同体研讨交流活动中对外展示,受到了领导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体现了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能自主合作、轻松愉快地进行,为幼儿创造了良好的户外游戏环境氛围。
2、幼儿体能测评资料收集。
3、在研讨、交流活动中,看到老师对幼儿户外游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体育材料方面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作一些适合本年龄幼儿的器械,使幼儿的户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4、收集教师关于课题的“论文”、“个案分析”、“教育随笔”、“优秀教学活动”等。本人撰写的论文《如何指导幼儿户外游戏活动》获江苏省第十五届“蓝天杯”优秀教育论文评选二等奖。
5、《大班幼儿户外活动中一物多玩的对策研究》结题报告。
八、困惑与思考:
当前我园开展的大班幼儿户外游戏活动虽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投放材料方面还缺少创新,在幼儿活动的强度和密度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存在一些困惑。如:如何有效地促进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中的自主性,如何投放更有创新的户外体育器材。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组织教师进行研讨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活动的强度和密度,使户外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使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能自主合作、轻松愉快地进行,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户外环境,为他们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对体育活动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