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遗产中国建筑——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2017-05-22 10:15:36)
标签:

中国建筑

古村落

碉楼

分类: 古建百科
  中文名称:开平碉楼与村落

  英文名称:KaipingDiaolouandVilaages

  开平碉楼与村落于200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开平碉楼与村落以广东省开平市用于防卫的多层塔楼式乡村民居——雕镂而著称,展现了中西建筑和装饰形式复杂而灿烂的融合,表现了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开平侨民在几个南亚国家、澳洲以及北美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海外开平人与其故里的密切联系。此次收录的遗产包括四组共计20座碉楼,是村落群中近1800座塔楼的代表,代表了近五个世纪塔楼建筑的颠峰,也展现了散居国外的华侨与故土之间仍然紧密的联系。这些建筑分为三种形式:由若干户人家共同兴建的众楼,为临时避难之用,现存473座;由富有人家独自建造的居楼,同时具有防卫和居住的功能,现存1149座;以及出现时间最晚的更楼,为联防预警之用,现存221座。也可分为石楼、土楼、青砖楼、钢筋水泥楼,反映了中西方建筑风格复杂而完美的融合。碉楼与周围的乡村景观和谐共生,见证了明代以来以防匪为目的的当地建筑传统的最后繁荣。

  概况

  开平碉楼及其周围的村庄以其对中国和西方建筑风格的大胆融和,对当地传统碉楼建筑的传承和发展,其保存的完整性(因其作为防御性住所的使用期限较短,随之被遗弃)以及与其农业景观的和谐一致,而具备了世界文化遗产突出普遍价值。

  符合标准(II):碉楼引人注目的独特造型反映出了一种重要的人文价值的交流融合——从北美归来的华侨带回来的建筑风格与本地的乡村传统的融合,属于在世界上特定文化区域内的交流。

  符合标准(III):从明朝开始,为了对付当时猖撅的匪患,开平地区就有了建造防御性碉楼的传统,碉楼的名称说明这一传统盛极一时,归国华侨带回来的丰富资源为应对匪患泛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所建造的碉楼就是极好的印证。

  符合标准(IV):碉楼主楼以其环境和奢华的财富展示,成为一种建筑形式,反映出开平华侨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对南亚、澳大利亚和北美等国家的发展所发挥的重要的作用,以及开平乃至中国社会与上述各国持续的联系。
 

文章来源:http://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055.html

世界遗产中国建筑——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