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课的四个维度

(2017-10-21 22:23:43)

评课的四个维度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评课也是如此道理啊!

作为一名教研员评课是一项最基本的一项技能怎样评课能够做到客观全面科学呢?我们从上述古诗中也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既要进得去还要出得来

身在此山中。就是进的去”意入课堂进入文本深挖文本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走进教师设计的活动中进的去”乃能获得教学的第一手资料,体验课堂的实效与内涵。

而要“识得真面目”,“身在此山中”是远远不够的,那怎么办?“进的去就一定还要“出的来”。

“出的来”就是站在一名旁观者的立场,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去审视品味评价一节课。唯有如此,才能站得高望得远站得稳看得透。

旁观者的立场指那些方面呢?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仰视(知本)、平视(明权)、俯视(用标)、统揽(育人)

一、仰视站在学生的角度看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往往在听课时往往忽略这一角色的转换,把自己从一名教师变为一名学生,作为一名学生这一节课我感兴趣吗愿意学吗我学到了什么我是怎么学的我有哪些收获······从学生角度去评价一节课会更具有话语权。仰视即“知本”指学生为学习之本。这是课堂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二、平视:平视就是站在一名同行的角度去分析课堂。授课教师教学目标设置是否合理?重难点是否符合学情?教与学的活动中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攻克重点、突破难点?活动中教师的导向作用是否正确?教师角色定位是否恰当?·······。教师是教的本,学生是学的本。又是为学服务的。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就是组织活动、引导思维、价值导向等主导作用。我们要充分的把自己的这种作用发挥出来。站在同行的角度,更容易思考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如何组织教学的如何引导学生思考的?是否存在”“的现象。我们大多数听评课活动都是如此开展的,但这不应该是唯一的立足点。“平视”是“知权”亦指教师行使权利,起到组织、引导之作用,这是课堂的形式。

三、俯视站在新课标、新理念的角度去分析课堂。任何名师他的课堂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更何况我等一介“普师”。要站在新课程标准的高度,用新理念,客观地审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优秀的做法可以去学习模仿。不足之处,加以借鉴。俯视”即要站位高,有原则、清醒的思考成败得失。“俯视”是“用标”这是教学有效化、高效化的必经之路。

 

四、统揽:意指站在大局的角度去分析一节课。

评课。不仅要凭这一节课的功过优劣,更要有意识的去思考这节课的教学在本科本单元本学期本阶段本学科乃至孩子的一生中是否真正的有效这节课是否是不可重复的不可复制的不可忽略的不可替代的、不可删除的一节课。是否能够孩子的一生考量,为一个健全的人的成长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统揽全局”我们也可以说“教书”为“育人”。这是教于学的理想所在。

评价是促进教学相长的有效方式,社会评价、领导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必将使教育事业百花齐发,百家争鸣!

         教书育人

 

教是本 学是本 教学相长是本

 

师为乐 生为乐 师生发展为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