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评比总结
(2017-09-14 23:18:35)优质课评比总结
按市教科所要求,在教研室的精心组织下,我区进行了中小学各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本次活动以光盘形式报送进行展示,评比。
本次活动涵盖小学3个学科(语文、英语、科学),中学4个学科(英语、历史、地理、生物)。
总体来看,这次优质课评比活动充分激发了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热情,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参赛教师激情洋溢,充分展示了我区教师的个性和风采,较好的呈现了新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果。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重点问题:未按要求参加活动的学校
小学语文:鸭池、贾口、北屯头、东尚璧
小学科学:鸭池、贾口、北屯头、东尚璧、紫薇苑
小学英语:鸭池、贾口、北屯头、东尚璧、南屯头、小西堡总校
共性问题:
1.各学科部分光盘录制质量不佳:有的声音和视频不同步;有的视频模糊不清楚;有的用手机录制,画面晃动;有的是一节课两个视频没有合并,
2.各学科部分参赛者不认真学习通知,参赛课有的不是最新录制的;光盘内缺少规定上报的材料、光盘数量不够、有的不能播放、个人信息填写错误、光盘未按照文件要求保存。光盘光盘上未注明“学校-授课人-课题名称-讲课或是说课”
3.各学科还有个别老师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模式,以灌输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讲得过多,课堂上没有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探究、合作、自主的精神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4.就课堂设计而言,个别老师由于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不够合理,没给小组充分的活动空间,
个别问题:
小学科学
1. 科学课应该以学生探究为主开展活动,在教学中都体现了“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但大多数老师还是以讲解知识为主,缺少必要的活动过程,没有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2. 探究的流程不够完整和清楚,特别是“猜想假设”“制订计划”,它们是动手操作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科学习惯、解决问题方法的重要环节,但很多教师都有所忽略。
小学语文
1.课文导入要与本课主题紧密相连,要能够拉近学生与教材、教师之间的距离。有的老师导入时间过久,有的老师导入无效甚至造成认识上的混淆。
2.驾驭课堂能力不强,要注重课堂调控,关注学生需求。有的学生一直举手却得不到老师提问,有的老师课堂上出现学生上课做小动作、窃窃私语现象,教师缺少向心力、凝聚力。
3.教师对教材不够熟悉,没有深入研究教材
4.教师基本功不扎实,出现板书错别字,教学语言有语病等现象。
5.教师普通话不标准。
6.提问的问题要有价值,不可过多,过碎。
7.教师评价方式单调,激励性语言贫乏。
英语:
1.有的教师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师要善于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以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带动学生。
2.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要创设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歌曲、吟唱、游戏等;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积极促进学生进行参与。
3.教师在教学中要能注意语境的创设,语境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要体现英语学科的工具性特征。
4.有的教师不注重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不能只与优等生交流,更应该与学生全面交流。交流不仅仅是语言交流,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不能为了赶进度,而忽视学生学习中的情感的体验。
地理:
1.
2.
3.
历史:
一、缺少活动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三、课堂氛围不活跃
这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关影响的。大部分老师还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在讲课的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虽然运用了多媒体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这样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降低学习积极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必然会影响课堂氛围,所以大部分的历史课堂缺乏活力,达不到预期效果。
生物:
1.
4.
总之,希望参赛者能够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在教学中研究教学,在实践中探索教改,在行动中寻求高效。查漏补缺,取长补短。通过本次优质课比赛,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了锻炼,加深了对新课堂理念的理解,尤其从传统的“寻常”向探索高效课堂的“不寻常”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让我们共同努力,主动学习和接受新理念,用眼睛去观察,用头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悟,使我们的课堂效率不断提高,使我们的学生对学习真正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