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的齐鲁柏王

标签:
旅游图片文化情感 |
分类: 生活随笔 |
五一节来了,大家伙接地气的时候也到了!趁着不冷不热的好天气,大家有时间的话,还真应该到大自然走一走,拥抱一下美好春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地不在大,有树则荣。您可知道在莱芜地面上长着”齐鲁柏王”和“齐鲁松王”吗?这可是莱芜的镇地之宝啊。
早在二三十年前,我就听说在莱城南,颜庄西澜头附近有一花雨山。山上植被葱荣,有庙观,每年三月起庙会,游人如织。前些年的一个秋天,我携家人来到了花雨山。山的东侧已变为采石场,山的背面即是传说中的主景区。虽在山之阴的夹谷中,但有道、有庙、有古树、有井、有人家。残存的碑文传述着昔日的“雨山圣景”,也哭诉着惨遭破坏的泣血历史。我脑海里极力追寻着曾经的花雨山:蔚然深秀花雨山,奇柏葱茏翠微间。时萦紫气绕祥云,信是尘寰一洞天。据《续修的莱芜县志》载:“花雨山,在县治东25里,满山皆古柏,蔚然深秀。”
那天,在半山腰的花雨山庙宇中,我邂逅了齐鲁柏王。只见两棵参天古柏直插云天,树围达五米,三人方能合抱过来,树高30余米,树冠苍翠。树旁有石碑,记有“齐鲁柏王”。
http://s1/mw690/006IjHEuzy7aERvQzjW10&690
而齐鲁柏王的美丽传说,更是让我念念不忘。相传,有一年的三月初三,七仙女下凡来到花雨山,见此地久旱无雨,百姓生活艰难,就连降了七天大雨。雨过天晴,庙内七株翠柏拔地而起,人们奔走观看,认定七株翠柏是七仙女的化身。几度春风化雨,翠柏茁壮成长,成为参天大树。上世纪三十年代,日寇入侵时,瞅准此树是建碉堡的好材料,胁迫木工一连伐倒了5棵,再伐时,锯口处血沫直冒,伐树人遂拔锯而逃。如今,幸存的两棵古柏上仍有锯齿留下的斑痕,但生命力却更加旺盛,春夏季节,枝头百鸟争鸣。
http://s2/mw690/006IjHEuzy7aESuQt9f31&690
赏花雨山,最热闹的当属“三月三,溜姑嘴开满山”的春天。由此,今年三月的一天,我又来到了花雨山,实则来看望心中的老朋友——“齐鲁柏王”。此时,满山满峪的杏花、桃花、梨花、山楂花开得粉妆玉琢,各种各样的山花更是五彩斑斓。
http://s13/mw690/006IjHEuzy7aESwzzRObc&690
当前,莱芜市正在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真心希望当地部门应以此为抓手,对花雨山进行山体保护,对主景区进行日常的修缮管理,让齐鲁柏王得到应有的养护,打造花雨山旅游产业链,进而让山、水、树、庙、人文历史成为造福一方百姓,促进工业、农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资源。对于采石场破坏山体的行为,我呼吁有关部门坚决制止这种杀鸡取卵的发展方式,“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还原昔日含黛吐翠、飞瀑流泉的花雨山,让人与自然和谐相依!
有时间的话,您一定记得去看看花雨山的柏树噢,毕竟它们在风里雨里等待了您这么多年!
http://s16/mw690/006IjHEuzy7aERxKqkf4f&690
附:花雨山,又名万花山,因每年有72场浇花雨而得名。其海拔500余米,南依莲花山,东望汶河水,攀山路直至山腰。花雨山里有庙、有道、有泉、有洞,四季山清水秀。沿崎岖的攀山道上行,只见移步换景,是当地群众的洞天福地,也是喜欢游览者观光的理想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