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站在外孙一边

(2025-06-30 14:46:50)
标签:

教育

分类: 社会类

我有一位小学一年级的外孙,每天放学,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我这做外公的和外婆,常因是先做作业还是先玩的问题上,与外孙发生分歧争论,谁也不相让。昨天,他妈妈在“家庭群"中发出一组外孙认真做作业的微信相片,我这做外公外婆的不知多高兴,马上在群里点赞。他妈妈说,这是他爸爸答应他做完作业再带他出去玩交换的结果啊!

我一听,马上表态:“外孙做得对,这是小孩反对大人不当教育行为的本能反抗,是心理因素成熟的表现。"

当我将此故事给周围的“大人"们说,大家几乎异口同声说:“孩子放学要先做完作业再玩。"可见,在孩子放学在家是先做作业还是先玩问题上,包括学校老师在内几乎所有"大人"都是主张“先做作业后去玩"。这种认识对孩子是是多么不公,因这样做我认为大错特错了:

错一:将小学生每天下午放学后的“作业"和“玩"对立起来了。按小学目前每天的课时安排,作业和玩都是学习时间行为,也即都是作业,不是谁先谁后亦即谁轻谁重的问题,而是按照教育大纲和教学计划对学生课后时间进行统一规划的问题。我国目前借鉴发达国家小学生教育的方式:重在玩,即玩是小学教育的主要方式,亦即,“玩"既是教育内容,又是教育方法,体现在教育行为上,学校教育也可通过玩来传输知识,课外回家教育通过了解实际知识来巩固书本知识。关键是要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置于统一系统中布置学生作业。例:在教《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课时,老师可布置学生回家后收集社会上人民是怎样热爱毛主席的实例。这样就将课内课外教育与作业和玩统一起来了。目前,一些学校和老师在这么做,但不够,大多数是将两者分离,学生放学后的行为基本放任自流,客观上重学校作业,忽视回家自由学习(玩),在道义上将学生玩的欲望置于""学习而被家长置“后",孩子不理解而不配合,导致教育冲突;

错二:教育方法错。当家长坚持"先作业后玩"的理念,一刀切强迫孩子先做作业,相当情况与客观可能相冲突。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离学校住地远近不一,其玩的伙伴是同学,放学分散后,家长接走孩子回家做作业,做完作业后他们一时无玩的伙伴,也就失去了自由玩的机会,所以孩子坚决不服从,在高压下也就天天成老大难问题。这次我外孙与父母抗争,父亲答应做完作业后再带他去玩他才安心做作业的过程,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大听话"、即维护他自己的正当权益:敦促父母将孩子玩的行为当成父母的家庭教育责任,也是家长改正错误,尊重孙子的正当学习要求:取得“玩"的正当权利,如陪他一起玩,下下棋、躲躲摸子,让他有伴玩、有事玩、有人指点玩,不将玩当二等学习,甚至从道义上形成孩子"不听话"的片面印象,给孩子终身错误的心理压力。

错三:固化学校应试教育模式。当前国家力求改变过去应试教育方式,坚持将自我教育置上的指导思想,这与传统应试教育根本对立。推动主动自我教育就应重课外学习。那种只重学校作业式学习是应试教育尾大不掉的表现,教师,家长,社会都应配合,引导孩子广读课外书籍,尤其是实践,包括孩子的玩,该玩的时侯给孩子提供玩的条件,该做完老师布置作业时做好作业。作业和玩都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

祝贺外孙与爸爸达成了如何处理好做作业和玩的关系。最近,外孙在他放玩具的小屋门上用纸写上“玩具室"三个字,我问他为什么,他用眼神盯住我,不吭气,我摸着外孙的头说:“你懂事了,外公为你既做好作业又玩好点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