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语言翻译》教学设计
(2017-05-10 09:29:36)
标签:
必修5高中教案语文 |
分类: 必修5 |
教学目标:
教学课型:任务型教学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梳理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学生课前准备】
1、阅读教材P122-124的教学内容,初步了解翻译的相关知识
2、通过查找相关工具书,完成课前布置的中英互译的翻译练习
一、导入课题
二、知识梳理
任务一:从中英两种语言的翻译实践中总结出翻译的基本方法
1、学生回答课前布置的翻译练习
[明确]:①The Lord of the Rings∶《指环王》(电影名)
2、学生总结自己在翻译上述练习时的感受和过程方法
3、教师就上述实例展开分析,总结出翻译的常用方法:直译和意译
4、教师举出更多例子加以解释佐证
【例如】:
直译的例子:Time
is money.
意译的例子:Dog
eat dog.
三、深入探究
任务二:通过翻译实践中一些误译现象探究翻译与文化审美之间的关系
1、教师给出翻译中的误译实例:
①文学作品《水浒传》中人物语言的误译:
[明确]:此处的“放屁!”实际上是“胡言乱语”之意,不是真正的“放屁”。若按上述的翻译理解就等于说:“把你的气体放出来吧!把你的气体放出来吧!”听后,不免令人忍俊不禁,啼笑皆非。正确的译文应是:“Shit !”或“What crab !”
②日常生活用语中的误译:
[明确]:其实,在外国人看来,这样的译文给他们的第一感觉就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令他们无法理解。因为他们认为有人赞美自己是对自己某方面的一种肯定,所以通常会马上回一句“Thank you !”诸如此类的话表示感谢。正确的译文应是:“Thank you ! I’m flattered(受夸奖的) !”
③ 广告商标用语中的误译:
[明确]:在汉语中“芳芳”这个名字确实很好,我们一看到“芳芳”二字就不禁在心中升起美的联想:不禁仿佛看到了一位花容月貌的少女,而且好像闻到了她周身袭来的香气。可这商标音译成汉语拼音“Fang fang”,欧美人士一看心中不由得生起一种恐怖之感,因为“fang”恰好是一个英文单词,其义是指:狗的长牙或蛇的毒牙。因此,他们想象的并不是一位涂了口红的少女,而是张牙舞爪、毒汁四溅的恶狗或毒蛇,这样一来,口红的销路可想而知了。
2、学生就上述误译实例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析误译的原因。讨论后,学生回答。
[明确]:误译的根本原因在于译者没有充分注意到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大众的审美心理差异。
3、教师小结:文化不同,心理认知角度不同,得出的认识就不同。因此,在从事语言翻译的时候,除了运用正确的翻译方法外,还要正确地理解翻译源语言并准确地表达出来,尤其是充分考虑到不同国度语言的文化差异性。
四、拓展训练
任务三:通过诗歌、谚语、成语等的中英互译,加深对本堂课前面两个教学环节的理解,从而力求做到正确运用翻译方法,准确翻译
1、教师给出相关练习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合作完成上述练习
3、教师给出解释说明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