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众所周知,当我们在谈论战争时,地形永远是无法绕开的问题,无论是山川湖泊还是丘陵平原,都在影响着战局的走向,利用好了3000越甲可吞吴,利用不好,即便有百万大军也会被迅速击败。而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地形的因素似乎越来越弱化,但实际上并没有到了完全失去作用的地步。
首先,导弹等武器的打击都是以精准为主。这些装备自诞生以来,就是为了毁伤敌人的战略目标、军事设施以及相关武器装备的,如果拿来打山区里的一些散兵游勇,显然是杀鸡焉用牛刀,打完也就穷完了,不是一般国家能承受得起的。
其次,进入山区后反抗力量反而会越来越壮大。最显著的就是目前的阿富汗局势,被美扶植了多年的当局现在仅控制着该国一些大城市,对于广泛的山区和农村基本上束手无策,平时在运输公路上都会被袭击,更别提能投入大的兵力肃清山区顽敌了,这也是为什么至今又有美军不断遇袭的原因,堪称一部血泪史了。
第三,在地形的加持作用下,防御纵深仍然是大兵团的噩梦。对此许多人会提到当年的伊拉克战争,但需要各位注意的是,伊国普遍是平原丘陵地带,北部库尔德人聚居的地方才是山区,况且后者与伊当局并不和睦所以当年在绝对的军事实力,美军和其盟友可以轻松破门而入。
总之打了就走,绝不恋战,仍是一套未过时的游击战理论,除非未来的军事科技能够做到瞬间将士兵转移,否则来无影去无踪的游击队战士,仍然是正规军最头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