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军事军事博主军事杂谈军事杂谈博客军事杂谈微博 |
分类: 军事杂谈 |
1942年底,当德军精锐第六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遭苏军完全包围后,该部最高指挥官保卢斯元帅十分绝望。但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大本营派出的援军中,往包围圈里冲地最猛的部队,居然是由法国志愿兵构成的‘武装查理曼掷弹兵营’。
据悉,该营由法国维希政权建立,最初人数只有一千人,后来在苏德战场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扩编为了摩托化师,人数也达到最多的八千人左右,也正因为上述战役中的突出表现,他们被德军大本营破天荒地点了名。
随后,扩编了的这支地面部队,一直在东线与苏军作战,虽然与德精锐装甲部队相比,其战斗力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在众多雇佣军当中,仍然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风头甚至盖过了仆从国罗马尼亚正规军。
只不过现如今,军史专家一旦说到这段往事,法国人就特别不好意思,甚至有意回避。毕竟在保卫自己国家领土时,法军士兵一溃千里甚至不堪一击,反倒是到了苏联土地上,为了帮助敌人打地异常拼命,看起来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原来在这其中,并非法国人愿意为德国卖命,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迫不得已。身处残酷的战场,德军仅自己嫡系部队就超过150个师,同时战争激烈时物资十分匮乏,野战部队的供给只会先给战功卓著的部队,其次是德军划定的精锐。
所以,当轮到这些雇佣军时,武器弹药和补给就没剩多少,甚至到关键时刻他们还会被无情抛弃。因此,为了能够生存下来,这些‘外来户’就更需要努力表现,这便是二战中的真实写照,一个残酷却又合理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