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蝉》教学设计

(2019-09-11 13:52:41)
分类: 课堂探索

“学 航”课

教学内容

    

           

 

共几课时

新授

 

第几课时

1

1、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学习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

1、品味语言,学习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能自己复述蝉脱壳的过程,并学会把内容写具体。)

2、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

 

PPT、投影仪、网络视频、音频

 

1、查资料,了解法布尔、《昆虫记》。

2、标小节、掌握课后的生词。

3、朗读课文,能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4、制作一张关于蝉从产卵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表。

5、观察熟悉的小动物,写一个片段。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一、 听一听

了解作者、作品

指名回答:说说我所了解的法布尔

 

师补充:法布尔,法国人,是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他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没有上过像样的小学,为了补贴家用,还得给人打短工。在农村里,他被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昆虫迷住了,爱上了研究昆虫这一行。有时候他会一连十几个小时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地对一种昆虫进行精细的观察,以致有人以为他发疯了。他读过师范学校,当过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他没有专门学过昆虫学,但是依靠他专心致志的自学和长期耐心而细致的观察研究,用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根据观察所得的详细记录,写成了10大卷《昆虫的故事》(又译作《昆虫记》)。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科普散文集,它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展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没有觉悟。”

---法布尔 

 

二、说一说

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蝉的卵  (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展示:一张关于蝉从产卵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表
成虫产卵——蝉卵孵化——幼虫走出壳外——幼虫落在地上——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幼虫钻进地里——幼虫从地穴爬出——幼虫爬上灌木枝或草叶——变为成虫——成虫离枝飞去——成虫交配(产卵,死亡)

 

挖洞(4节):分泌粘液,使泥土成为泥浆,固定隧道; 
脱壳(8-10节):找支撑点,外层皮由背的中线慢慢裂开,表演奇怪的体操; 
产卵(12-13节):选择最小的向上翘起的树枝,在枯枝上刺成三四十个小孔; 
幼虫钻土(23-24):四处寻找软土,挥着镐向下挖掘,将土抛出地面,挖开土穴,钻进去,隐藏自己。 

 

 

 

 

、读一读

《蝉》是一篇科学小品,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但是,作者在表达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行综合介绍,因此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如写蝉产卵,写出了 “可怜的母亲”生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也写出了蚋残害生灵的可恨。写由卵发育成蝉,表现出了蝉所经历的四年漫长历程的艰苦。这就使文章具有了较强的感染力。 
二)、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如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离壳过程。又如以准确而形象的语言描写所观察到的情形,写蝉“身体在空中向后翻腾”,“翻转身体,将折皱的翼竭力向外伸直、张开,用腰部的力量尽力将身体翻上来,恢复头朝上的争唱姿势,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再把尾部从鞘中脱出”,其中动词准确而又生动地描写了蝉脱壳的整个过程。 

(三)、把自己的观察过程写得富有波折,有情节,有描写,就像是小故事一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先找支撑点——接着写背部变化——再依次写头部、吸管、前爪、翅膀和后爪的露出——最后写尾部。

 

反复地朗读描写蝉脱壳时动作的词“腾起、翻、倒挂、打开、伸直、翻、勾住、蜕”

 

金蝉脱壳现在是一个比喻,指在危急关头,设法从某种境地脱身,脱身时,留下种种伪装,制造没走的假象。这实际是一种分身计,一种逃遁计。

 

四、写一写

这是因为作者经过了长期细致的观察。从文中看,比如蝉四年一个生命周期,在阳光下歌唱只有五星期,都说明作者对蝉的观察是长期而细致的。有时,还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正像作者自己说的那样:“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必要时,还要借助观察工具,“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正是作者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全面细致深入的科学观察,让他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写出这样生动而又准确的文章。

修改写好的片段 (投影点评)

 

 

 

 

五、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昆虫记》

 

 

 

 

 

 

 

 

 

 

 

 

 

一、导入

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神奇、有趣,令人神往。听!那夏日树梢上鸣唱不停的歌——正是知了在演唱。

今天,让我和大家一起来欣赏法布尔笔下的《蝉》。

 

板书课题:《蝉》

 

出示学习目标 (齐读)

 

 

 

 

 

 

 

 

 

 

 

 

 

 

 

 

二、导学

1、浏览课文,思考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 

 

 

 

2、蝉从产卵到成虫经历了怎样的生长过程? (检查了预习情况)

(文中圈划关键词)

 

 

 

 

 

 

3浏览课文,请大家在文中就蝉的挖洞、脱壳、产卵、幼虫钻土等细节细细品读,勾画出过程,看看作者是抓住了什么特点来进行介绍的?

 

分小组讨论:一组找蝉的地穴,一组找蝉的卵。

引导学生了解蝉的习性时,给予方法指导参考旁批和阅读提示、抓关键词来读课文”。

 

 

 

三、导学

1、这篇说明文,与下面这段文字相比,有何不同?

(出示) 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影响树木生长。将要羽化时,于黄昏及夜间钻出土表,爬到树上,然后抓紧树皮,蜕皮羽化。6月末,幼虫开始羽化为成虫,最长寿命长约6070天。7月下旬,雌成虫开始产卵,8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卵多产在45毫米粗的枝梢上。雌成虫产卵时,先用产卵器刺破树皮,将产卵器插入枝条组织中,造成爪状卵孔,然后产卵于木质部内。每个产卵孔有卵68粒。一个枝条上所布蝉卵,多者达90余粒。所产的卵至次年6月中孵化。幼虫孵出后,由枝上落于地面,随即钻入土中。幼虫在土中生活若干年,共蜕皮5次。每当春暖时,幼虫即向上移动,吸食植物根的汁液,秋去冬来时,则又深入土中,以避寒冷。

 

 

 

 

 

 

2看图片、视频,复述蝉脱壳的过程  8-10节)

 

 

3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评点,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体会作者是怎样有顺序地把蝉脱壳过程写具体的,辅以填空来加深记忆,为学生复述这个过程打下基础。

 

 

 

 

四、导学

1、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我们熟视无睹的蝉的成长过程说明得这样清楚明白?

 

 

 

 

 

 

 

 

 

 

 

2、你观察过小动物哪一种行为,学习作者是怎样有顺序地把过程写具体的。

 

 

五、导学

蝉的生命历程如此丰富多彩,也许让你产生探究的欲望:它们如何唱歌?以何为食?为什么要蜕皮?

留蝉的三大不解之谜激发学生查阅课外资料,丰富自己的学习成果。

 

 

 

写一种昆虫或动物

要求:同学们也能像法布尔一样仔细地观察,认真地研究,然后写成文章。 

七、板书设计


       
蝉的地穴       生动形象的文学笔法

                    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

       蝉的卵         细致深入的科学观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