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教案
(2019-07-31 19:21:55)分类: 课堂探索 |
《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教案
海门市海南中学 陆丽华
学习重点:
1.
2.把握写景角度,欣赏作者笔下的各种景物,感受其雄伟、圣洁、瑰奇的特点。
3.体会本文把对景物的描写与身体状况、内心体验、邈远思绪融为一体的写法,理解作者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学习难点: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长江之歌》,这首歌熟悉吗?知道歌名吗?长江。大家可知长江水的源头在哪儿呢?——唐古拉山脉、西藏的格拉丹东。今天我们就跟随马丽华去领略各拉丹东的风采。
二.检查预习作业(投影学生作业,红笔批阅):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裸露(
2.整体感知,大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走向格拉丹东,就近安营扎寨→
由此可知,本文是按照
三.合作探究:
1.这是一篇游记散文,是马丽华亲自去各拉丹冬的感受。外出旅游赏景本是快乐的事情,可是这一次的各拉丹冬之旅却让作者历尽了艰辛。历尽艰辛什么意思大家知道吗?就是多次经历和遭受了艰苦。这是为什么呢?
2. 我们是哪些人去各拉丹冬的呢?大家都是怎样历尽艰辛的?
3.我的心态有没有被影响到呢?摄制组的伙伴们,他们的心态又是怎样的呢?
A:自然环境险恶:隆冬将尽,气候严寒。海拔高达6000米左右,行走艰难。
B:身体不适:严重的高原反应,破败的身躯。
2.我们是哪些人去各拉丹冬的呢?大家都是怎样历尽艰辛的?
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在滑极了的冰河上一点点挪动,时而也需爬行——人们越发有经验了,在有坡度的地方,就翻身滚将起来.
不甘心在车里闷坐,又挣扎着去拿座冰河中间的砾石堆。
3.严重的高原反应,尾椎骨的断裂,腰椎的错位,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大煞风景,那它有没有影响到我的心态呢?摄制组的伙伴们,他们的心态又是怎样的呢?
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
不甘心在车里闷坐,又挣扎着去拿座冰河中间的砾石堆。
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多吃亏呀!”
4.这么恶劣的环境,这么破败的身躯,各拉丹冬此行到底值不值得我们历尽艰辛、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去走一走呢?为什么?
请同学们仔细研读第11小节:
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小组合作:在这一小节中,我们感受到了冰塔林的哪些特点呢?
冰塔林的美:晶莹洁白之美;挂冰的流苏——奇美;巨大之美;
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永恒的存在,漫长的变迁:
A: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
B: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在漫长的时光里,大自然不断地在创造,是它的伟力创造了今天这奇美的景色,大自然是伟大的,令人敬仰的,人类在它面前何其渺小。
挑选自己喜欢的一到两个句子,感情朗读,想一想我们该用何种语气读出这种壮观的美,读出大自然伟大的力量,读出大自然的永恒,我们人类的渺小。(语气深沉一些,语调缓慢一些)
(2)在文中其他地方你还能感受这种美吗?感受到这种力量吗?
C: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D: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
(3)各拉丹冬的这一遭,除了让我感受到了它的壮观,感受到了大自然伟大的创造力、历史的厚重感之外,还感受到了什么?
人与自然的融合:
E: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不畏艰难,探索自然的精神)
F:没有贝壳、植物之类化石,或者古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可是很遗憾,没有。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把。()
G: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什么叫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你是怎么理解的呢?)(坚冰之下的流水,是长江的生命源头,从这里开启了长江的生命之旅,它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文化,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和这长江一样源远流长。)让我们身临其境,倾听那长江的源头之水。
插播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视频,感受长江的源头。
题目是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我们去各拉丹冬的目的是什么呢?(探访、欣赏、感悟、认识)
除了我们,还有哪些人活在各拉丹冬的近旁呢?
近些年来,骤然掀起一股长江考察热一拨又一拨中外勇士在此迈开了认识长江的第一步。短短几年里,先后有十多位探险者壮烈献身于这项人类事业。(为了人类事业的发展,牺牲自我,他们的人,他们的精神与这长江水一样永存。)
马丽华始终认为,缺乏苦难,人生将剥落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要是有一百次机会让我选择,第一百零一次我仍然选择苦难。
四、拓展活动
各拉丹冬是极美的,极壮观的,它统领着风雪劲旅,冰峰晶莹连绵,冰河平坦辽阔,作者一行人历尽艰辛万苦,挣扎着,挪动着,终于来到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听到了那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力,用优美的文字把它带到了我们面前,请同学们齐读这首小诗。
各拉丹冬统领着风雪劲旅,
天地间浩浩苍苍,
冰峰晶莹连绵,
冰河平坦辽阔。
纵使我身体破败不堪,
我也要挣扎着,挪动着,
来到这万水之源,
听那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
仿写活动:
冰塔林
纵使我
我也要
来到
(感受、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