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听汲博士讲座有感
泉港二中
薛小奎
草长莺飞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4月23日晚,淅淅沥沥的小雨温润着泉港二中长辉报告厅,大理大学文学院汲安庆博士《群文阅读:从占有、会通,走向存在》的讲座恰似一场解渴的及时雨,让一颗生命的“种子”潮湿浸润,破土而出。这是一颗叫群文阅读的“种子”。虽早有耳闻,却知之不多,更不曾实践。还好,还好,春雨生发,博士的讲座,瞬间让我拨云见日茅塞顿开,颇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汲博士从群文阅读的内涵、指向、原则、方法四大方面作了全面而深入的讲解,博士旁征博引、学贯中西,名师教例信手拈来。朱自清的刹那主义、托尔斯泰瞬间分析,心豹系统、费曼原理,《阿长与山海经》的蓄水池式结构、《过零丁洋》的火炬式结构,夏丏尊的“滚雪球式”阅读法、胡适“活的教学法”,篇性审美下的多方会通中王君授《湖心亭看雪》和肖培东授韦庄《菩萨蛮》的名师课例例举等等,无一不昭示着博士高深的理论素养。而关于“艺术家与疯子”的比喻、“吾丑与国丑”的联想更是妙趣横生、引人深思。博士还结合个人成长史,针对大多数教师阅读杂乱无序的现象,给老师们指明读好专业类、文学类、哲学类、教育心理学、兴趣类五类书籍的阅读捷径。博士的讲座可谓既高大上又接地气。
两个小时的讲座内容甚是丰富,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关键词是会通。于泽元教授说: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本,而后,师生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后达成共识的教程。它不是几篇文章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是通过议题能够建立文本间的关联。精神成人,是群文阅读的终极目标。不仅仅积累语料,更要“与自我的生命打通”。如博士在《那些美丽的瞬间——我和学生读经典的点滴往事》中写到的那样:“我追求的是生命的融合,甚至个性化的超越。所以,哪怕是非经典的作品,我也会瞄准其间的精华,将之经典化,从而助学生精神生命的拔节一臂之力。其主要方法就是王国维所说的观其会通,窥其奥窔.”文中还提供了自己上冰心《谈生命》一课的具体范例。我想,正是因为博士把追求读以致用、读以致美、读以致在的浑然统一作为理想的群文阅读教学境界,才能拥有那些美丽的教育瞬间吧。
叹服博士理论素养和教育境界高深之余,意识到群文阅读对教师的要求空前之高——没有立于城墙之上的高屋建瓴,谈何课堂上的运筹帷幄;没有厚积于身的学富五车,何来课堂上引领自如?唯有厚积薄发才能触类旁通。反思自己,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与专业能力势在必行。群文阅读,这种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真正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愿跟随群文阅读研究先行者的脚印,奋力前行,先从提升自我素养入手,做一个储备丰富的师者,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懈努力!期待着群文阅读遍地开花。
原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OTEwOTQzMQ==&mid=2247483993&idx=1&sn=041a05d74bb37f4298e1f86e8e2992ab&chksm=fd6a5501ca1ddc17f5a7de00dd751a9eba218f4daa7e220f312771368569440a0e3ca40f80da&mpshare=1&scene=1&srcid=0501CFvjU4Ok9QkZMccw5TXT&pass_ticket=DvPjx8SmN5mSed2GccJPHWebwCeR62LsfYMhmjnZNvQtJbrWB47Yp5ygrpDqv8nx#rd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