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故事连载二: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预谋吗?

标签:
历史文化杂谈 |
分类: 历史 |
宫里传的那么热闹,赵匡胤这边该干嘛干嘛,干嘛呢?就是发动了兵变,似乎是被拥上皇位的,手下都说皇帝年幼,撑不起事,应该咱们这头儿当皇帝,然后赵匡胤他弟赵光义就给他哥披上了黄袍,他哥那会喝醉了,谁信呢?
一出好戏结束,就是回家正式通知小皇帝下台的时候了,赵匡胤不想杀戮,希望和平接任,告知手下们不能伤害小皇帝和太后,对大臣们也不要下手,更不能烧杀抢掠。
就这样,赵匡胤成了皇帝,建立大宋王朝,因他之前被封节度使,给分的地方是河南商丘,所以他选择定都河南的开封。另外,他给下台的小皇帝封了个郑王,估计是只要不闹事,有吃有喝的养着你。
这个操作很像《陈涉世家》,陈胜吴广为了发动大泽乡起义,也是自我炒作,在鱼肚子里放个帛书,写着:陈胜王。夜里让吴广点着篝火,像狐狸一样嚎叫:大楚兴,陈胜为王。第二天,其他人看到陈胜,眼神都不一样了。看来这种制造留言,引发骚动的方法是真的好用。
赵匡胤会用,陈胜会用,连大画家毕加索也会用,毕加索刚从西班牙到巴黎时,是个默默无闻的画家,他为了引起注意,雇了几个学生去各大画廊假装要买画,问有没有毕加索的画。画廊老板都不知道毕加索是谁,但是反复被问起,自然也对毕加索产生了兴趣。虽然还没有看到毕加索的画,但是名声先出去了,锚定效应立马凸显,很快市场上都开始议论毕加索,这对毕加索在巴黎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