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书《红楼梦》:王熙凤的种善因、结善果。

(2019-04-06 23:32:23)
标签:

杂谈

分类: 电视剧
听书《红楼梦》:王熙凤的种善因、结善果。

        最近经常去北戏书馆听书,说的是《红楼梦》。我从小看过《红楼梦》,现在长大了回味起来,又是另一番感触。

        刘姥姥这个人物我一直印象深刻,小时候只觉得老太太实诚有趣,现在看,还有更多的个人特点。曹雪芹写了这样一个农村老太太,看似与荣国府众女眷气质完全不搭噶,其目的在于用这种强烈的对比,来表现荣国府从兴衰到败落的伤痛,而刘姥姥是这一系列事件的间接观察者。

        刘姥姥这个人别看是个土气、粗鄙的农村老太太,若说她没见识,我是完全不同意的。刘姥姥能跟贾府结缘,也是源于她的胆大和智慧。

       刘姥姥发现女儿女婿家过得实在艰难,她的第一想法是面对和寻求方法。她建议女婿狗儿去城里找找贾府这样的有钱亲戚帮忙,狗儿抹不开面不去,女儿也一样。于是刘姥姥决定豁出老脸前去。

     

听书《红楼梦》:王熙凤的种善因、结善果。

      这里面有个缘由,刘姥姥先去找了贾府的高级下人——周瑞家的,周瑞曾经为了买地的事儿麻烦过刘姥姥的女婿狗儿,所以周瑞家的愿意帮忙,把刘姥姥带去见了贾府主事儿的二少奶奶——王熙凤,这才有了后来刘姥姥救巧姐的缘故。

       话说凡事总有个一来二去,若没有刘姥姥主动迈出的第一步,也就不会有王熙凤托孤的故事。

听书《红楼梦》:王熙凤的种善因、结善果。

        王熙凤见了刘姥姥,虽然高高在上,也是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这钱已经不少,刘姥姥就是靠着这二十两解了“冬事未办”的燃眉之急,女儿女婿家的光景也逐渐好了起来(当然,后边还有二进荣国府,贾母又给了刘姥姥100两银子的缘由)。临走时,王熙凤又另给了刘姥姥一吊钱,让姥姥带板儿坐车出城回乡下。说真的,这一吊钱远比那贵重的二十两,更戳人心。

听书《红楼梦》:王熙凤的种善因、结善果。

       王熙凤人虽争强好胜,也办过狠毒的事儿,倒是也在这一刻发了善心,种了善果。这也是她与刘姥姥的一种缘分吧。这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就算是与王熙凤种下缘,刘姥姥也是因为王熙凤的“暖心”之举,在王熙凤女儿巧姐被卖之后,卖房卖地救出了巧姐。

听书《红楼梦》:王熙凤的种善因、结善果。

       写到这里越发觉得刘姥姥不是普通人物,她的优点值得学习:

      1 主动,敢想敢做。女婿明明帮过周瑞,在自己落魄时都不敢主动去找周瑞解自己的燃眉之急。面子就是个烂包袱,背着沉,还没啥用。刘姥姥敢放下,她敢积极想办法。

      2 知恩图报。贾府败落,她去监狱看王熙凤,又去妓院赎巧姐。还把当年贾府给她的不要的旧衣服,拿去监狱里给王熙凤、平儿换洗用。王熙凤当年给了她一吊钱坐车用,她也会想着你们在监狱里没有换洗衣服穿。

听书《红楼梦》:王熙凤的种善因、结善果。

      人与人的关系讲个时机,也讲个缘分。但是总要有人迈出第一步,才会有后边的关系进展,一回生两回熟,一来二去,兜兜转转,今天种的因,不知哪天就会结个果。种善因,自然会结善果。

       王熙凤自己也说:我平生争强好胜,也谋财害命过,不想这恶果结在了她(巧姐)身上。她求刘姥姥去救女儿,也是她为数不多的几次种善因所得的善果。

       所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能做善事,就多做些吧。不为了什么目的,人心向善,你吸引来的也自然是善。还有就是风水轮流转,谁也不知道哪天遇到什么事儿,王熙凤也想不到刘姥姥一个农村老太太最终帮了她的大忙,改变了巧姐的一生。

      宋丹丹在话剧《万家灯火》里有一句台词:人都是势利眼。是啊,都想奔着好的去,可是你知道这样放弃的是什么吗?是心,是拒绝别人对你的真心。

       感谢阅读,我是梦雯,我是保险经纪,此博客为我的生活随笔,不写保险的事情。

        如果您愿意读读保险的东西,可以关注我的另外一个新浪博客:高端医疗保险经纪赵梦雯。(下图)

听书《红楼梦》:王熙凤的种善因、结善果。

      或者加我的微信:

听书《红楼梦》:王熙凤的种善因、结善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