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一本书——《富兰克林自传》,就是印在100美元纸钞上的这位美国大名鼎鼎的人物。
富兰克林的墓志铭是印刷工,人们对他的评价是科学家、政治家和商人。他发明了避雷针、导尿管,用商人思维帮助美国争取到了法国的支持。这个人是个跨界奇才,而一切的根本在于他有着做生意的天赋。
富兰克林出生在十八世纪的美国,《圣经》里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富人上天堂比骆驼钻过针眼儿还难。基督教是商人不是那么推崇的。而富兰克林是个实用主义的商人,他喜欢赚钱,会动脑筋,一切活学活用,和当时的理念并不一样。
他当时就使用了饥饿营销的方式帮一位牧师贩卖布道词,牧师希望更多的人认识自己,富兰克林有自己经营的报纸,可以作为媒介帮牧师推广自己。于是,双方达成一致,实现双赢。
在商言商,富兰克林从没觉得有什么不可以。
他写了一本手册《穷理查年鉴》,都是接地气儿的箴言,引起人们的很大兴趣。
可以看出,富兰克林是个商人,从不觉得赚钱有什么可耻的,并主动为商人正名。美国成为发达大国,也是和富兰克林做出的对于正视商人带给社会的价值的行动分不开的。
富兰克林用商人思维帮美国赢得了法国的支持。
美国那会儿是英国的殖民地,英美关系不好,而法国那会儿刚结束了与英国的战争,丢了印度的殖民地,心里正憋着火。富兰克林认为,去把法国争取过来,对美国有很大好处。
这就是富兰克林的优点和大局观。他永远知道合作的重要性,要双赢。要让对方获得他想要的利益,同时自己的目标也能达成。
我们现在有很多书籍在讲,如何用经济学去谈恋爱,去工作,去学习,去做销售,去健身,其实都是在用一种思维去做一件事情,取得最大化的收益。能跨界,必然是明白领域不一样,但道理是想通的。我们不应该把知识割裂开,想办法融合才是正道。
富兰克林在那个时候已经懂得如何营销,并且是对美国形象的营销,使得法国站队美国,后来西班牙等国陆续跟进,最后英国承认了美国的独立。
在如今这个时代,营销依然是件重要的事情,推出自己,与人合作,达到双赢。
感谢阅读,我是梦雯。